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药学论文--药物基础科学论文--药物化学论文

针对结肠癌相关靶标的抑制剂设计、优化及机制研究

摘要第3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6-52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6页
    1.2 结肠癌的发病机理第16-19页
    1.3 结肠癌的发病因素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疾病因素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饮食因素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年龄及遗传因素第20-21页
    1.4 结肠癌的分子水平特征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基因突变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染色体水平改变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信号通路改变第21-22页
    1.5 APC与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及结肠癌的发生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APC蛋白结构与功能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APC基因在结肠癌中的突变第24-26页
    1.6 APC与 Asef在结肠癌以及结肠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Asef蛋白结构与功能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APC-Asef的相互作用及激活机制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APC-Asef介导的信号通路第29-31页
    1.7 CK2 激酶与结肠癌细胞侵袭以及增殖的关系第31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CK2 的结构与功能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APC与 CK2 的关系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7.3 CK2 抑制剂的发现第36-39页
    1.8 针对结肠癌的治疗策略第39-50页
        1.8.1 针对结肠癌的干预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8.2 针对结肠癌分子水平治疗方法研究进展第42-50页
    1.9 课题研究意义第50-52页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52-90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仪器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试剂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实验耗材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实验菌株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质粒第56页
    2.2 培养基和溶液配制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培养基配制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试剂储存液第57-58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58-9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质粒构建第58-6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蛋白表达与纯化第64-6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荧光偏振方法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体外蛋白相互作用的检测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蛋白/多肽共晶结构解析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基于荧光光谱的Asef-GEF活性检测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CK2αADP-Glo?激酶反应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细胞培养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9 免疫共沉淀检测技术(Co-Immunoprecipitation,Co-IP)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0 免疫印迹技术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1 GTPase 活性实验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2 细胞迁移(Transwell)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3 MTS 细胞毒性实验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4 流式细胞分析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5 敲除细胞系的建立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6 划痕实验(Wound healing)第8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7 RTCA 实验第88-90页
第三章 APC/Asef相互作用抑制剂的设计及优化改造第90-120页
    3.1 APC/Asef体外相互作用抑制剂筛选体系的建立第90-9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APC(303-739)蛋白的纯化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荧光偏振检测体系的建立第91-96页
    3.2 APC/Asef相互作用口袋分析第96-97页
    3.3 APC/Asef多肽抑制剂结构的改造第97-10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多肽抑制剂最小结合基团的确定第97-10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多肽的两端封端与否对亲和力的影响第10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多肽抑制剂每个位点最适合氨基酸的确定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多肽抑制剂各位点最适氨基酸组合第102-108页
    3.4 多肽抑制剂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第108-110页
    3.5 拟肽的结构改造与优化第110-112页
    3.6 多肽抑制剂的亲和力测定及体外Asef-GEF活性检测第112-12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等温滴定热量检测实验(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,ITC)第112-11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热稳定性分析(Thermal Stability Assay,TSA)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基于荧光光谱的Asef-GEF活性检测第115-120页
第四章 肽类抑制剂的分子机制研究第120-134页
    4.1 APC(407-751)蛋白的纯化第120-121页
    4.2 APC与多肽的结晶第121-123页
    4.3 APC(407-751)与MAI-39 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第123-125页
    4.4 APC(407-751)与MAI-40 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第125-126页
    4.5 APC(407-751)与MAI-48 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第126-128页
    4.6 APC(407-751)与MAI-150 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第128-130页
    4.7 四个共晶结构比对及分析讨论第130-131页
    4.8 APC(407-751)与MAI-203 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第131页
    4.9 APC与 Asef的突变对结合的影响第131-134页
第五章 纳米材料包裹肽类抑制剂的细胞功能研究第134-140页
    5.1 肽类抑制剂抑制293T细胞过表达的APC和 Asef相互作用第134-13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肽加入细胞裂解液中抑制APC/Asef相互作用第1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肽加入细胞培养液中抑制APC/Asef相互作用第134-137页
    5.2 MAI-150 抑制结肠癌细胞SW480 的迁移第137-1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MAI-150 抑制结肠癌细胞SW480 的迁移第137-1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纳米材料毒性检测第138-140页
第六章 MAITs抑制剂细胞功能研究第140-164页
    6.1 TAT介导入膜的背景第140-141页
    6.2 TAT肽的优化第141-144页
    6.3 TAT肽入膜的验证第144-150页
    6.4 MAIT-150和MAIT-203 细胞毒性研究第150-152页
    6.5 MAIT-150和MAIT-203 抑制APC/Asef相互作用第152-154页
    6.6 MAIT-150在SW480细胞的CETSA实验第154-155页
    6.7 MAIT-150和MAIT-203抑制结肠癌细胞SW480和HCT116细胞的迁移第155-159页
    6.8 MAIT-203 抑制结肠癌细胞SW480中CDC42 的活性第159-164页
第七章 CK2α别构抑制剂发现的初步探索第164-174页
    7.1 计算方法发现CK2α上已有的别构口袋第164-165页
    7.2 预测的别构口袋突变分析对CK2α的活性影响第165-170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蛋白纯化第165-168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活性检测第168-170页
    7.3 预测的别构位点与底物结合位点之间的别构通路第170-172页
    7.4 预测的CK2α别构口袋残基在CMGC激酶家族的保守性第172-174页
总结与展望第174-176页
参考文献第176-189页
致谢第189-191页
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191-193页

论文共19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内蒙古包头市2014-2017年中考生物试题分析与研究
下一篇: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七年级写作能力培养教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