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类自媒体公众号的传播策略研究--以“混子曰”为例
| 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 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 
| 引言 | 第8-14页 | 
| (一)选题缘由 | 第8-9页 | 
| (二)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 
| (三)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 
| (四)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 
| 一、自媒体时代应需而生的“混子曰” | 第14-22页 | 
| (一)创立背景:个人爱好与时代需求的契合 | 第14-15页 | 
| 1.从汽车设计师到内容生产者和传播者 | 第14-15页 | 
| 2.基于社会心态为公号命名 | 第15页 | 
| (二)运营策略:传播影响力推动下改进 | 第15-17页 | 
| 1.运营主体由个人到团队 | 第15-16页 | 
| 2.传播强势明显的“曰”数据 | 第16页 | 
| 3.快消时代下“慢条斯理”的运营理念 | 第16-17页 | 
| (三)公众号“混子曰”用户群体的分析 | 第17-22页 | 
| 1.用户画像以成年人为主兼顾低幼 | 第17-18页 | 
| 2.用户参与及建设性意识较强 | 第18-22页 | 
| 二、公众号“混子曰”传播内容的特征及不足 | 第22-40页 | 
| (一)让阅读娱乐化,使读者轻松学习 | 第22-27页 | 
| (二)借热点、焦点之势,传播科学价值观 | 第27-31页 | 
| (三)借漫画道古今,弘扬传统文化 | 第31-32页 | 
| (四)传播内容的不足 | 第32-40页 | 
| 1.文章产量低 | 第34-35页 | 
| 2.发文频次较低 | 第35-38页 | 
| 3.产生“两低”的原因 | 第38-40页 | 
| 三、公众号“混子曰”传播者素养的分析 | 第40-48页 | 
| (一)对用户需求的深度关注决定了其内容把握力较高 | 第40-43页 | 
| (二)极具特色且难以复制的漫画表达能力 | 第43-45页 | 
| (三)与用户双向互动中的粉丝把控能力 | 第45-48页 | 
| 四、公众号“混子曰”多方位打造影响力 | 第48-52页 | 
| (一)旗下公众号矩阵及与其他产品合作传播 | 第48-51页 | 
| (二)线下图书销售扩大影响力 | 第51-52页 | 
| 五、对“混子曰”科普类自媒体公众号的启示 | 第52-55页 | 
| (一)坚持“内容为王”,兼顾用户阅读体验 | 第52-53页 | 
| (二)明确用户定位,加强粉丝黏度和活跃度 | 第53页 | 
| (三)团队协作,适度进行品牌推广 | 第53-55页 | 
| 结语 | 第55-56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 
| 附录1 | 第59-63页 | 
| 附录2 | 第63-71页 | 
| 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