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司法制度论文--法院论文

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中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引言第10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创新点第14-15页
2 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中的应用概述与实践状况第15-22页
    2.1 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中的应用概述第15页
    2.2 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中的应用特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司法信息的电子化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防范裁判风险智能化第16页
    2.3 国内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中的应用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国内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中的发展状况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国内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中的立法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2.4 国外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中的应用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人工智能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应用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人工智能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应用第20-22页
3 我国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22-31页
    3.1 人工智能在法律应用中存在的缺陷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缺少法律规范和技术支持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欠缺法律监管和专门人才储备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数据资源开发不足第23-24页
    3.2 人工智能的应用影响司法功能的实现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代码运算式的司法解释存在理性偏差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司法数据的共享和核心算法存有隐患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人工智能难以实现司法的实体正义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社会大众对人工智能司法的信任度低第27页
    3.3 人工智能在审判实务中缺乏统一的应用标准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审判主体的双重结构化和标准的多样化问题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人工智能程序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对接问题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人工智能技术在证据应用规则中的问题第29-31页
4 我国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应用中的对策第31-39页
    4.1 构建完善的人工智能法律体系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加强法律与技术的协调性研究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建立健全法律监管机制和人才队伍体系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大力开发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数据库资源第32-33页
    4.2 优化应用规则以实现司法功能的健全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法律理性与司法解释规则同步发展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加强司法数据的管控和算法规则改进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确立人工智能的司法权限来维护实体正义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加强人工智能的宣传和社会公信力建设第35-36页
    4.3 明确人工智能在审判实务中应用的标准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确立“人主智辅”的审判体系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合理对接人工智能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证据应用规则中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功能第37-39页
结论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2页
后记第42-4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3页

论文共4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本科专业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--以广西某医学院校为例
下一篇:积极反刍思维团辅对高职生心理健康和注意偏向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