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电器论文--电容器论文

超级电容导电剂添加剂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4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0页
    1.2 超级电容器概述第10-11页
    1.3 超级电容的分类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双电层电容器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法拉第准电容器第13-14页
    1.4 超级电容的特点第14-16页
    1.5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碳材料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金属氧化物材料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导电高分子材料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复合材料第20-22页
    1.6 超级电容发展现状第22页
    1.7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-24页
第二章 实验原理与方法第24-32页
    2.1 化学试剂与仪器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要化学试剂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主要实验仪器第24-25页
    2.2 电极的制备第25-26页
    2.3 电化学系统搭建第26页
    2.4 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循环伏安(Cyclic Voltammentry)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恒电流充放电(Galvanostatic Charge-discharge)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交流阻抗(Electrochemci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)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循环寿命(Cycle Number)第29-30页
    2.5 表征手段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X 射线衍射法分析(XRD)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(SEM)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(TEM)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粒度分布分析第30-32页
第三章 二氧化锰制备第32-40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2页
    3.2 不同条件下 MnO_2的制备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研磨法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化学法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水热化学法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碱性化学法第32-33页
    3.3 表征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研磨法 XRD 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化学法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水热化学法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碱性化学法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3.4 SEM 分析第37页
    3.5 颗粒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8-40页
第四章 氧化石墨烯的准备第40-48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40-41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法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原料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42-43页
    4.3 表征与讨论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XRD 表征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TEM 表征第45-4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6-48页
第五章 构建导电网络第48-56页
    5.1 材料的制备第48页
    5.2 材料表征第48-50页
    5.3 电化学性能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循环伏安测试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(GCD)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交流阻抗测试第53-54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4-56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6-58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56-57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6页
附: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66-67页
致谢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自适应抗差UKF的锂电池荷电状态估值研究
下一篇:夏热冬冷地区太阳能溶液除湿辐射空调系统的设计及模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