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低气压下长间隙放电试验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1 国外研究动态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1页 |
1.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低气压放电试验平台的搭建 | 第13-29页 |
2.1 绝缘材料试验腔体的设计与制作 | 第13-16页 |
2.1.1 腔体性能参数 | 第13页 |
2.1.2 腔体的设计 | 第13-16页 |
2.2 腔体材料的选择及制作 | 第16-25页 |
2.2.1 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17-18页 |
2.2.2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18-25页 |
2.3 腔体性能测试 | 第25-27页 |
2.3.1 腔体耐压性能测试 | 第25-26页 |
2.3.2 腔体气密性能测试 | 第26-27页 |
2.3.3 腔体放电性能测试 | 第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3章 试验设备、方法及程序 | 第29-33页 |
3.1 试验设备 | 第29页 |
3.2 试验间隙 | 第29-30页 |
3.3 试验接线示意图 | 第30-31页 |
3.4 试验方法 | 第31-3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低气压环境下棒-板间隙放电特性研究 | 第33-50页 |
4.1 不同尖端棒-板间隙放电特性研究 | 第33-38页 |
4.1.1 棒尖端外形对棒-板间隙放电特性的影响 | 第33-36页 |
4.1.2 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36-37页 |
4.1.3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2 棒-板间隙交流放电特性研究 | 第38-45页 |
4.2.1 低气压下棒-板间隙交流放电特性研究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2.2 高海拔地区棒-板间隙交流放电电压校正 | 第40-42页 |
4.2.3 低气压下棒-板间隙交流放电通道发展特性分析 | 第42-45页 |
4.3 棒-板间隙直流放电特性 | 第45-48页 |
4.3.1 低气压下棒-板间隙直流放电特性 | 第45-47页 |
4.3.2 高海拔地区棒-板间隙直流放电电压校正 | 第47-4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5章 总结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