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1 前言 | 第11-14页 |
| 1.1 选题依据 | 第11-12页 |
| 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| 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| 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| 2 文献综述 | 第14-20页 |
| 2.1 相关概念的描述 | 第14-16页 |
| 2.1.1 运动员学生与学生运动员 | 第14页 |
| 2.1.2 体教结合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| 2.1.3 培养的概念 | 第15页 |
| 2.1.4 模式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| 2.1.5 培养模式的定义 | 第16页 |
| 2.2 国内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 | 第16-17页 |
| 2.3 国外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 | 第17-20页 |
|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| 第20-25页 |
| 3.1 研究对象 | 第20页 |
| 3.2 研究方法 | 第20-25页 |
| 3.2.1 研究思路 | 第20-21页 |
| 3.2.2 文献资料法 | 第21页 |
| 3.2.3 问卷调查法 | 第21-24页 |
| 3.2.4 数理统计法 | 第24-25页 |
| 4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42页 |
| 4.1 北京市普通高校排球运动员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分析 | 第25-36页 |
| 4.1.1 招生方式 | 第25页 |
| 4.1.2 生源情况 | 第25-27页 |
| 4.1.3 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情况 | 第27-31页 |
| 4.1.4 运动员运动训练的情况 | 第31-33页 |
| 4.1.5 运动队的管理情况 | 第33-36页 |
| 4.2 北京体育大学排球运动员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分析 | 第36-42页 |
| 4.2.1 招生方式 | 第36页 |
| 4.2.2 生源情况 | 第36-37页 |
| 4.2.3 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情况 | 第37-39页 |
| 4.2.4 运动员运动训练的情况 | 第39-40页 |
| 4.2.5 运动队的管理情况 | 第40-42页 |
| 5 结论与建议 | 第42-44页 |
| 5.1 结论 | 第42页 |
| 5.2 建议 | 第42-44页 |
| 致谢 | 第44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| 附录1 | 第47-50页 |
| 附录2 | 第50-53页 |
| 个人简 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