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--人事管理论文

哈尔滨市呼兰区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与方法研究

摘要第10-11页
英文摘要第11-12页
1 引言第13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的背景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的目的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的意义第14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综述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2 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8-23页
    2.1 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公务员的概念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基层公务员的概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基层公务员的特点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激励与激励机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激励方法与激励手段第20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激励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人力资本理论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政府治理理论第21-23页
3 哈尔滨市呼兰区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调查第23-39页
    3.1 哈尔滨市呼兰区概况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自然地理概况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人口及行政区划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经济发展概况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哈尔滨市呼兰区政府机构设置第24-25页
    3.2 哈尔滨呼兰区基层公务员概况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公务员数量及分布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公务员队伍构成第26-27页
    3.3 呼兰基层公务员实地访谈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实地访谈设计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实地访谈结论第27-28页
    3.4 激励机制问卷调查开展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调查问卷设计及实施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问卷调查样本统计情况第28-30页
    3.5 激励机制问卷调查结果第30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公务员激励机制现状调查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呼兰区基层公务员激励方法调查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呼兰区基层公务员激励满意度调查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呼兰区基层公务员需求调查第37-39页
4 基于SPSS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第39-43页
    4.1 SPSS数据处理过程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激励机制与生活状态的相关性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激励机制与生活状态的相关性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激励机制与工作状态的相关性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激励机制与需求的相关性第40页
    4.2 呼兰区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薪酬偏低福利不完善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绩效考核激励作用不明显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奖惩机制分配不合理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培训机制不完备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晋升激励效果不明显第41-42页
    4.3 呼兰区基层公务员激励方法存在问题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激励手段单调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需求关注度缺失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参与激励缺失第42-43页
5 激励机制与方法存在问题的原因第43-45页
    5.1 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第43页
    5.2 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和制约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政策落实不到位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第43-44页
    5.3 监督监管不完善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法律监管约束力不足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外部民主监督的缺乏第44-45页
6 完善呼兰区激励机制与方法的思路第45-50页
    6.1 提高呼兰区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对策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建立合理的薪酬机制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建立操作性强的奖惩制度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优化培训制度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5 创新晋升制度第47-48页
    6.2 创新呼兰区基层公务员的激励方法的措施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充盈激励方法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增加需求因素的关注度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提高基层公务员参与度第49-50页
7 结论第50-51页
致谢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5页
附录第55-5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WSR方法论的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研究
下一篇:转型时期流动人口政治信仰培育路径研究--以常州、杭州两市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