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其他论文--生活论文

生活垃圾填埋场非甲烷有机物释放与大气扩散模拟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填埋场释放非甲烷有机物及其污染特征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填埋场释放NMOCs的物质组成及来源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作业面是填埋场中重要的NMOCs无组织释放源第14页
    1.3 无组织面源释放速率监测第14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静态箱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动态箱法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模型估算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示踪法第19-21页
    1.4 大气扩散模型与应用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AERMOD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ADMS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CALPUFF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大气扩散模型的应用第22-24页
    1.5 关键科学问题识别第24-25页
    1.6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内容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技术路线第26-28页
第2章 填埋场作业面NMOCs无组织释放特征第28-58页
    2.1 风道法采样系统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风道采样系统的设计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风道系统的采样方法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分析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 2.2 风道法最佳操作条件的确定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研究方案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风道法的释放模型及微分方程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释放速率与吹扫风速之间的关系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最佳吹扫风速的确定第36-37页
    2.3 作业面NMOCs释放速率第37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研究方案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NMOCs释放速率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作业面NMOCs释放随时间变化特征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释放速率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关系分析第44-49页
    2.4 作业面NMOCs释放因子第49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NMOCs释放速率的概率密度函数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填埋场作业面NMOCs释放因子第56-57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57-58页
第3章 作业面释放NMOCs的环境污染分析第58-71页
    3.1 估算方法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NMOCs释放量估算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臭氧生成潜势估算方法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估算方法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全球增温潜势估算方法第59-60页
    3.2 典型空气质量污染物的释放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臭氧生成潜势(OFP)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(SFP)第63-65页
    3.3 典型温室气体的释放特征及其全球增温潜势第65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典型温室气体物释放特征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温室气体的全球增温贡献(GWI)第67-70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70-71页
第4章 非稳态大气扩散数值模型开发及检验第71-105页
    4.1 模型介绍第71-73页
    4.2 求解NMOCs三维大气扩散问题的有限差分法—非稳态问题第73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假设条件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控制方程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时间域与空间域的剖分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有限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源汇项的实现第79页
    4.3 求解NMOCs三维大气扩散问题的有限差分法—稳态问题第79页
    4.4 风速场第79-80页
    4.5 湍流扩散系数第80-81页
    4.6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清除作用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干沉降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湿沉降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化学反应第83-84页
    4.7 求解方法第84页
    4.8 ModOdor模型的理论验证第84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8.1 第一类边界条件(定浓度边界)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8.2 第二类边界条件(给定对流通量边界)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8.3 第三类边界条件(给定通量边界)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8.4 定浓度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8.5 源汇第89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8.6 干沉降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4.8.7 化学反应第92-93页
    4.9 ModOdor模型的实测检验第93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9.1 现场监测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9.2 ModOdor模型输入条件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9.3 实测值与模拟值比较第95-96页
    4.10 填埋场NMOCs恶臭污染的ModOdor大气扩散模拟第96-103页
        4.10.1 典型恶臭污染物筛选第96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10.2 恶臭污染分析的ModOdor模型输入条件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10.3 ModOdor模拟恶臭物质扩散情况第100-103页
    4.11 小结第103-105页
第5章 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填埋场NMOCs恶臭污染模拟第105-120页
    5.1 蒙特卡洛大气扩散模拟方案第105-11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蒙特卡洛结合ModOdor的计算方法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随机变量的识别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构造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第107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随机数抽样方法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随机数生成次序第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6 模拟次数的确定第111-112页
    5.2 填埋场NMOCs恶臭污染的蒙特卡洛大气扩散模拟第112-11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ModOdor模型输入条件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蒙特卡洛大气扩散模拟恶臭物质浓度分布第113-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恶臭污染物迁移距离分析第115-11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填埋场周围恶臭污染概率分布第118-119页
    5.3 小结第119-120页
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120-122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120-121页
    6.2 建议第121-122页
参考文献第122-132页
致谢第132-134页
附录A 观测-诊断风场计算方法第134-147页
    A.1 诊断风场模式的计算顺序与所需资料第134页
    A.2 剖分网格和观测资料第134-135页
    A.3 风速的坐标变换第135-138页
    A.4 垂直方向初始风场的计算第138-143页
    A.5 变分法风场调整的控制方程第143-145页
    A.6 风速场的调整结果第145-147页
附录B 湍流扩散系数计算方法第147-151页
    B.1 大气稳定度算法第147-148页
        B.1.1 垂直湍流扩散系数K_z第147页
        B.1.2 水平湍流扩散系数K_H第147-148页
    B.2 湍流特征量法第148-151页
        B.2.1 垂直湍流扩散系数K_z的计算第148-149页
        B.2.2 基于湍流特征量法的水平湍流扩散系数计算第149-151页
附录C 随机数生成方法第151-192页
    C.1 风场参数第151-152页
        C.1.1 生成风向随机数Dir第151页
        C.1.2 生成风速随机数u第151-152页
    C.2 源强参数ER第152页
    C.3 时间参数第152-153页
    C.4 气象参数第153页
    C.5 随机数序列第153-192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92-193页

论文共19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多agent系统中重叠联盟形成理论与应用研究
下一篇:绿色闭环供应链的多产品定价与运营协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