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7页 | 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 
| 符号说明 | 第12-16页 | 
| 英文符号 | 第12-13页 | 
| 希腊字母 | 第13-14页 | 
| 上标 | 第14-15页 | 
| 下标 | 第15-16页 | 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3页 | 
| 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6-17页 | 
| 1.2 SPH方法的研究进展 | 第17-22页 | 
| 1.2.1 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8-20页 | 
| 1.2.2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20-22页 | 
| 1.3 主要研究工作 | 第22-23页 | 
| 第二章 SPH方法的基本理论 | 第23-40页 | 
| 2.1 基本思想 | 第23页 | 
| 2.2 基本方程 | 第23-31页 | 
| 2.2.1 积分表示 | 第23-25页 | 
| 2.2.2 粒子近似 | 第25-29页 | 
| 2.2.3 光滑函数 | 第29-31页 | 
| 2.3 时间积分 | 第31-32页 | 
| 2.4 粒子搜索 | 第32-34页 | 
| 2.5 并行化研究 | 第34-39页 | 
| 2.5.1 link-list的并行化研究 | 第35-37页 | 
| 2.5.2 粒子对的并行化研究 | 第37页 | 
| 2.5.3 并行效率研究 | 第37-39页 | 
| 2.6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 
| 第三章 USAW-SPH方法及其在流体力学上的应用 | 第40-68页 | 
| 3.1 引言 | 第40页 | 
| 3.2 控制方程 | 第40-41页 | 
| 3.3 USAW边界处理方法 | 第41-50页 | 
| 3.3.1 边界条件现状 | 第41-43页 | 
| 3.3.2 基本原理 | 第43-45页 | 
| 3.3.3 密度和压强求解 | 第45-47页 | 
| 3.3.4 算例验证 | 第47-50页 | 
| 3.4 无质量边界粒子与不规则粒子分布 | 第50-58页 | 
| 3.4.1 边界粒子无质量处理 | 第50-52页 | 
| 3.4.2 不规则粒子分布 | 第52-54页 | 
| 3.4.3 精度对比 | 第54-55页 | 
| 3.4.4 算例验证 | 第55-58页 | 
| 3.5 USAW方法与传统数值技术的结合 | 第58-66页 | 
| 3.5.1 人工粘性 | 第58-59页 | 
| 3.5.2 XSPH | 第59页 | 
| 3.5.3 MLSPH | 第59-60页 | 
| 3.5.4 算例验证 | 第60-63页 | 
| 3.5.5 传统数值技术与USAW方法的结合 | 第63-66页 | 
| 3.6 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 
| 第四章 USAW-SPH方法在土体大变形问题上的应用 | 第68-85页 | 
| 4.1 引言 | 第68页 | 
| 4.2 基础理论 | 第68-76页 | 
| 4.2.1 控制方程 | 第68-69页 | 
| 4.2.2 本构方程 | 第69-71页 | 
| 4.2.3 Drucker-Prager模型 | 第71-73页 | 
| 4.2.4 应力状态修正 | 第73-76页 | 
| 4.4 土体大变形问题模拟 | 第76-83页 | 
| 4.4.1 算例验证 | 第76-78页 | 
| 4.4.2 比较分析 | 第78-82页 | 
| 4.4.3 复杂边界滑坡问题研究 | 第82-83页 | 
| 4.5 本章小结 | 第83-85页 | 
| 第五章 SPH方法在水土两相流上的应用 | 第85-93页 | 
| 5.1 引言 | 第85-86页 | 
| 5.2 两相流理论 | 第86-88页 | 
| 5.3 算例验证 | 第88-89页 | 
| 5.4 比较分析 | 第89-92页 | 
| 5.5 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 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3-96页 | 
| 6.1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| 第93-94页 | 
| 6.2 后续研究工作 | 第94-96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96-104页 | 
| 附录 SPH方法中的两类并行代码 | 第104-109页 | 
| 致谢 | 第109-110页 | 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| 第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