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天(宇宙航行)论文--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--飞行力学论文--航天器飞行力学论文

基于连续小推力的非开普勒地球静止轨道设计与保持方法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论文研究的背景、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连续小推力技术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对连续小推力技术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对连续小推力技术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小推力作用下偏置地球静止轨道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偏置地球静止轨道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偏置地球静止轨道研究现状第16页
    1.4 论文主要内容第16-20页
第2章 偏置地球静止轨道模型第20-30页
    2.1 卫星参考坐标系的定义及转换关系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卫星参考坐标系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常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第21-23页
    2.2 卫星轨道动力学模型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经典轨道动力学模型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球面坐标系下轨道动力学模型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地球静止卫星轨道动力学模型第26-27页
    2.3 偏置地球静止轨道模型第27-2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8-30页
第3章 单一推进下偏置地球静止轨道设计第30-46页
    3.1 地球静止轨道偏置方法研究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平面外偏置地球静止轨道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平面内偏置地球静止轨道第32-34页
    3.2 脉冲推进作用下偏置地球静止轨道设计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脉冲推进下偏置地球静止轨道的设计方法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脉冲推进下偏置地球静止轨道的轨道寿命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仿真验证与分析第37-41页
    3.3 电力推进作用下偏置地球静止轨道设计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电力推进下偏置地球静止轨道的设计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电力推进下偏置地球静止轨道的轨道寿命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仿真验证与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4章 混合推进下偏置地球静止轨道设计与保持第46-72页
    4.1 太阳帆和电力推进的混合推进策略研究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太阳帆推进基本原理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混合推进策略研究第47-50页
    4.2 混合推进作用下偏置地球静止轨道的设计方法第5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平面外偏置地球静止轨道设计方法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平面内偏置地球静止轨道设计方法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仿真验证与分析第55-61页
    4.3 混合推进作用下偏置地球静止轨道的质量分析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偏置地球静止卫星的质量模型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仿真验证与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4.4 混合推进作用下偏置地球静止轨道的保持方法第64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轨道摄动因素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混合推进作用下位置保持方法研究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仿真验证与分析第67-7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70-72页
第5章 混合推进下季节性转移轨道设计第72-80页
    5.1 季节性转移轨道的设计目的第72-73页
    5.2 季节性转移轨道研究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最优控制问题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季节性转移轨道的最省燃料问题第74-76页
    5.3 仿真验证与分析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针对季节性转移轨道最省燃料问题的仿真分析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采用季节性轨道转移的偏置地球静止轨道的仿真分析第77-79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9-80页
结论第80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8-90页
致谢第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针对民用无人机的声学测向系统设计
下一篇:固定翼无人机自动着舰飞控系统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