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前言 | 第7-17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7-9页 |
二、选题意义 | 第9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9-15页 |
四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5-16页 |
五、创新之处 | 第16-17页 |
第一章 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的理性思考 | 第17-25页 |
一、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的内涵 | 第17-18页 |
(一) 自主管理 | 第17页 |
(二) 班级自主管理 | 第17-18页 |
二、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的特殊性 | 第18-19页 |
(一) 学生是主体性与依附性的矛盾体 | 第18页 |
(二) 学生自主性增强 | 第18-19页 |
(三) 学情分化 | 第19页 |
三、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的内容 | 第19-21页 |
(一) 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的自我规划 | 第19-20页 |
(二) 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的自我调控 | 第20页 |
(三) 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的自我评价 | 第20-21页 |
四、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的意义 | 第21-22页 |
(一) 学生正视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地位 | 第21页 |
(二) 促进学生的发展的自主性 | 第21-22页 |
(三) 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 | 第22页 |
五、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的理论依据 | 第22-25页 |
(一) 学生主体性教育理论 | 第22-23页 |
(二) 霍桑效应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实践探索——以扬州市Y小学为例 | 第25-56页 |
一、扬州市Y小学基本情况 | 第25页 |
二、实施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的主要措施 | 第25-56页 |
(一) 班级自主活动的自我规划 | 第25-29页 |
(二) 班主任对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引导 | 第29-36页 |
(三) 民主制定班级公约 | 第36-39页 |
(四) 班干部的选拔和任用 | 第39-42页 |
(五) 班级管理的自主活动 | 第42-52页 |
(六) 班级自主活动效果的自我评价 | 第52-56页 |
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反思 | 第56-61页 |
一、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56-59页 |
(一) 班级自主管理规划内容缺乏全面性 | 第56页 |
(二) 班主任引导自主管理活动内容缺乏系统性 | 第56-57页 |
(三) “教师理想型”的班级民主公约 | 第57页 |
(四) 班干部的选举和管理受限 | 第57-58页 |
(五) 班级自主活动方式有待优化 | 第58-59页 |
(六) 班级自主管理评价方式不全面 | 第59页 |
二、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59-61页 |
(一) 学生依附性强 | 第59-60页 |
(二) 班主任缺乏对班级管理的正确指导 | 第60页 |
(三) 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缺乏过程性评价 | 第60-61页 |
第四章 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的改进策略 | 第61-69页 |
一、班级自主管理规划实施需因材施教 | 第61-62页 |
(一) 目标体现层次性 | 第61页 |
(二) 目标体现多样性 | 第61-62页 |
二、教师引导班级自主管理活动内容的全面性 | 第62-63页 |
(一) 洞察学生成长问题 | 第62页 |
(二) 给予耐心指导和积极引导 | 第62-63页 |
三、认真落实班级公约 | 第63-64页 |
(一) 目标导向策略 | 第63页 |
(二) 规范同化策略 | 第63-64页 |
四、加强班干部自主管理的自由性和独立性 | 第64-66页 |
(一) 充分给予班干部自主管理的权利 | 第64-65页 |
(二) 全面加强班干部自主管理的调控 | 第65-66页 |
(三) 正确处理班干部自主管理中与班主任的关系 | 第66页 |
五、提升主题活动自主发展效应 | 第66-67页 |
(一) 根据最近发展需要,提炼活动主题 | 第66页 |
(二) 引导学生主动优化活动结构,提高活动水平 | 第66-67页 |
(三) 充分利用后续活动,让成长体验进一步升华 | 第67页 |
六、寻求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体系 | 第67-69页 |
(一) 评价主体多元化 | 第67-68页 |
(二) 评价内容多元化 | 第68页 |
(三) 评价标准多元化 | 第68-69页 |
结束语 | 第69-70页 |
附录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