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1.2 柴油机的颗粒物排放及后处理技术 | 第11-17页 |
1.2.1 柴油机的颗粒物排放 | 第11-12页 |
1.2.2 柴油机排放净化技术 | 第12-14页 |
1.2.3 颗粒捕集器简介及其存在的问题 | 第14-17页 |
1.3 颗粒捕集器再生技术 | 第17-20页 |
1.3.1 主动再生 | 第17-19页 |
1.3.2 被动再生 | 第19-20页 |
1.4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基于缸内热能的颗粒物捕集器复合再生系统 | 第22-29页 |
2.1 实验研究对象 | 第22-24页 |
2.2 颗粒物再生系统排气管上的布置及传感器位置 | 第24-26页 |
2.3 基于缸内热能的颗粒物捕集器复合再生系统 | 第26-2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碳载量和碳烟燃烧速率的实验研究 | 第29-41页 |
3.1 发动机碳烟排放实验 | 第29-32页 |
3.1.1 CRT再生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3.1.2 氧气再生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3.2 颗粒物捕集器压降性能实验 | 第32-36页 |
3.2.1 蜂窝体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3.2.2 灰分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3.2.3 起动偏差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3.3 碳载量监测 | 第36-38页 |
3.3.1 碳载量监测协调器 | 第36-37页 |
3.3.2 颗粒捕集器故障监测 | 第37-38页 |
3.4 颗粒物捕集器内碳烟燃烧速率的研究 | 第38-3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基于缸内热能的颗粒捕集器复合再生控制策略研究 | 第41-52页 |
4.1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再生时机的研究 | 第41-44页 |
4.2 颗粒捕集器复合再生控制策略 | 第44-50页 |
4.2.1 再生标准 | 第44-45页 |
4.2.2 缸内热能提高排气温度的措施 | 第45-46页 |
4.2.3 复合再生控制策略 | 第46-50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五章 基于缸内热能的颗粒捕集器复合再生控制策略实验 | 第52-60页 |
5.1 实车颗粒捕集器复合再生系统组成 | 第52页 |
5.2 主要的后处理传感器参数 | 第52-57页 |
5.3 柴油车颗粒捕集器复合再生策略实验及分析 | 第57-5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总结和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附件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