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政治论文

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“优学课堂”提升研究--以J省B高级中学为例

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-4页
绪论第8-16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5-16页
第一章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“优学课堂”概述第16-28页
    一、“优学课堂”相关概念阐述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“优学课堂”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高中思想政治课“优学课堂”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“优学课堂”第17页
    二、高中思想政治课“优学课堂”的理论基础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认知学习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建构主义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自我效能感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三、高中思想政治课“优学课堂”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问题展示——实现有效先学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合作探究——提高认知成效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精讲精评——提升课堂效率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巩固训练——检测达标效果第22页
    四、实行高中思想政治课“优学课堂”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自主性—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互动性——强化学生教师良性互动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整体性——优化课堂教学关键因素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开放性——激发学生创造能力提升第24-25页
    五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“优学课堂”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有利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,建立正确有效思维方式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,拓展教师专业发展空间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,营造良好生态课堂氛围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行为,提升课堂教学艺术效果第27-28页
第二章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“优学课堂”现状第28-38页
    一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“优学课堂”现状调查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高中思想政治课“优学课堂”现状调查概况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高中思想政治课“优学课堂”现状调查分析第28-32页
    二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“优学课堂”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导学案与课堂教学脱节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脱节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问题解决与有效思维脱节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理论传授与生活体验脱节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教学评价与学生发展脱节第35-36页
    三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“优学课堂”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教学理念还需不断转变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教学研究创新不够深入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学生学习动力尚需激发第37-38页
第三章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“优学课堂”优化路径第38-56页
    一、优化导学案设计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数量要求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格式要求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设计要求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导学案案例第39-40页
    二、重视学生有效自主学习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重视自主先学,增强前置学习意识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强调自主探究,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教师适当留白,鼓励学生自主质疑第41页
    三、加强合作学习小组建设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小组安排要求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问题设置要求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合作流程要求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合作方式要求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小组发言要求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 小组评价要求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(七) 教师角色要求第42-43页
    四、注重有效创造性思维训练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,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营造舒适的心理环境,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将时政热点融入课堂,激发兴趣拓展思维第44页
    五、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评价内容多元化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评价主体多元化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评价方式多样化第45-46页
    六、三种基本课型及其教学设计第46-5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新授课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复习课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讲评课第53-56页
结语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1页
附录1: 高中思想政治课“优学课堂”学生问卷调查表第61-63页
附录2: 高中思想政治课“优学课堂”相关问题调查结果数据分析第63-65页
致谢第65-6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-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探究
下一篇: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阅读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