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我国贿赂类案证人出庭作证问题研究

内容摘要第4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引言第15-20页
    一、选题背景第15-17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现状第17-19页
    三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9-20页
第一章 贿赂类案证人出庭作证的基础问题第20-66页
    第一节 贿赂犯罪概述第20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我国贿赂犯罪的立法回顾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我国贿赂类罪的立法特点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我国贿赂类罪的构成要素第26-31页
    第二节 贿赂类罪的证明第31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贿赂类罪的证明对象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贿赂类罪的证明特点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贿赂类罪的证明困难第41-50页
    第三节 贿赂类案的证人第50-6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刑事案件证人的适格性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贿赂类案证人的形态特征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侦查人员出庭的身份辨析第60-66页
第二章 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的底限范围及保障第66-98页
    第一节 关键证人的标准设定第66-8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关键证人标准的比较法考察第67-7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我国关键证人的标准及评述第77-81页
    第二节 法官裁量的基本内容第81-9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关键证人的识别——前置性审查第82-8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证人未能到庭的理由——正当性审查第85-8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传闻陈述的可靠性保障——可信性审查第89-92页
    第三节 出庭保障的主要方式第92-9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证人义务规制下的强制出庭作证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控方义务规制下的庭审证言优先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法官义务规制下的程序无效制裁第94-98页
第三章 贿赂类案证人出庭作证的实践逻辑第98-120页
    第一节 贿赂类案证人的不可靠性第98-11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正反因素的交织第98-10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权利义务的失衡第104-111页
    第二节 印证证明模式的影响第111-11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书面陈述可信性检验的必要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有罪供述补强的必要第114-116页
    第三节 贿赂类案证人出庭的法外条件第116-12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特定身份的要求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前置措施的制约第11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人性本能的驱动第118-120页
第四章 贿赂类案证人出庭作证的客观现实第120-179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方法和资料第120-12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刑事裁判文书研判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问卷调查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实证研究所限第122-123页
    第二节 贿赂类案调侦模式及其对证人出庭作证必要性的影响第123-14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贿赂类案调侦模式的基本形态第123-1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贿赂类案调侦模式的形成原因第129-13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贿赂类案调侦模式对出庭必要性的影响第136-144页
    第三节 贿赂类案捕诉审查及其对证人出庭作证必要性的影响第144-16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贿赂类案审查逮捕的功能辐射效应第144-15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贿赂类案审查起诉的功能弱化趋势第151-15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贿赂类案捕诉审查对出庭必要性的影响第158-160页
    第四节 贿赂类案刑事庭审与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第160-17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促使贿赂类案证人出庭作证的积极因素第161-16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抑制贿赂类案证人出庭作证的消极因素第168-17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贿赂类案证人不出庭的深层次原因第175-179页
第五章 贿赂类案证人出庭作证的制度完善第179-215页
    第一节 庭审实质化下的审判理念更新第179-18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坚守无罪推定的司法底线第180-18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增进控辩平等的司法认同第183-18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遵循证据裁判的司法规律第185-187页
    第二节 促进贿赂类案证人出庭的制度配套第187-20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赋予被告人对质询问权第188-19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合理构建贿赂类案庭前程序第195-19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规范庭前陈述与庭上证言的使用第199-202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优化贿赂类案证人出庭引导机制第202-205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规范庭外核实证言行为第205-207页
    第三节 监察体制改革的制度影响及程序应对第207-21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监察委员会及其权力的定位第207-20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监察体制改革对证人出庭作证的影响第209-21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促进贿赂类案证人出庭的程序应对第212-215页
结语第215-216页
参考文献第216-225页
致谢第225-227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227页

论文共22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民事与刑事责任区分问题研究--以合同案件为中心
下一篇:中国海外工程承包项目公共安全风险法律防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