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--稻病虫害论文--虫害论文

近零磁场对两种稻飞虱生长发育、趋光与飞行行为的影响研究

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-28页
    1. 磁场对昆虫的影响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 磁场的生物效应研究进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 生物磁感受的理论模型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磁场对昆虫的磁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第15-16页
    2. 迁飞性昆虫迁飞行为的影响因素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迁飞性昆虫翅型分化的影响因素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迁飞性昆虫趋光性的影响因素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迁飞性昆虫飞行能力的影响因素第18-22页
    3. 昆虫趋光性和飞行能力的研究方法及进展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昆虫趋光性的研究方法及进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昆虫飞行能力的研究方法及进展第23-24页
    4. 磁场变化对迁飞行为的影响研究进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1 磁场变化对趋光性的影响研究进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2 磁场变化对飞行能力的影响研究进展第25-26页
    5 本论文研究内容、意义及技术路线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5.1 研究内容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5.2 研究意义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5.3 技术路线第26-28页
第二章 近零磁场对两种稻飞虱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第28-40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供试虫源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试剂耗材及仪器设备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近零磁场发生装置的建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4 两种飞虱在近零磁场中的暴露实验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1.5 两种飞虱卵期的测定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1.6 两种飞虱若虫历期的测定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7 两种飞虱成虫寿命的测定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1.8 两种飞虱产卵量的测定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1.9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1 NZMF对两种飞虱卵期发育的影响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 NZMF对两种飞虱若虫历期的影响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 NZMF对两种飞虱成虫寿命的影响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 NZMF对两种飞虱产卵量的影响第37-39页
    3 讨论第39-40页
第三章 近零磁场对两种稻飞虱翅型分化的影响第40-46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供试材料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试剂耗材及仪器设备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近零磁场发生装置的建立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1.4 两种飞虱在NZMF中的暴露实验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1.5 两种飞虱成虫翅型分化比例测定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1.6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1 NZMF对白背飞虱翅型分化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NZMF对褐飞虱翅型分化的影响第43-45页
    3 讨论第45-46页
第四章 近零磁场对两种稻飞虱趋光行为和飞行能力的影响第46-64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供试材料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试剂耗材及仪器设备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近零磁场发生装置的建立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1.4 两种飞虱在NZMF中的暴露实验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1.5 趋光性实验装置的建立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1.6 两种飞虱长翅成虫趋光性的测定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1.7 两种飞虱飞行能力的测定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1.8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51-62页
        2.1 NZMF对白背飞虱长翅成虫趋光性的影响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2 NZMF对褐飞虱长翅成虫趋光性的影响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3 NZMF对白背飞虱长翅成虫飞行能力的影响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4 NZMF对褐飞虱长翅成虫飞行能力的影响第59-62页
    3 讨论第62-64页
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64-66页
    1. 结论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两种飞虱的生长发育变化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两种飞虱的翅型变化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1.3 两种飞虱的趋光行为和飞行行为变化第64-65页
    2. 论文创新点第65页
    3. 不足与展望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8页
致谢第78-8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第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灰飞虱和白背飞虱抗药性监测及褐飞虱对噻嗪酮抗性生化机制研究
下一篇:灰葡萄孢菌(Botrytis cinerea)中与咯菌腈作用机理相关基因BcSln1和BcSho1的生物学功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