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模型设计的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开发与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2.1 汽车电子的发展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基于模型设计的发展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整车控制器的整体分析 | 第18-25页 |
2.1 系统需求分析 | 第18-20页 |
2.1.1 目标电动车的控制系统结构 | 第18-19页 |
2.1.2 整车控制的功能需求 | 第19-20页 |
2.2 控制器硬件需求 | 第20-22页 |
2.2.1 硬件需求分析 | 第20页 |
2.2.2 硬件选型 | 第20-22页 |
2.3 基于模型的软件开发需求 | 第22-24页 |
2.3.1 底层软件开发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3.2 应用层软件开发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基于模型的底层驱动软件开发 | 第25-55页 |
3.1 驱动模块开发分析 | 第25-31页 |
3.1.1 S函数分析 | 第26-29页 |
3.1.2 内联TLC分析 | 第29-31页 |
3.2 驱动模块开发举例 | 第31-39页 |
3.2.1 模块的建立 | 第32-34页 |
3.2.2 内联TLC编写 | 第34-37页 |
3.2.3 模块的封装 | 第37-39页 |
3.3 CCP驱动模块开发 | 第39-45页 |
3.3.1 CCP协议简介 | 第39-40页 |
3.3.2 CCP协议分析 | 第40-43页 |
3.3.3 CCP协议的驱动模型 | 第43-45页 |
3.4 系统目标环境分析 | 第45-48页 |
3.4.1 系统目标文件分析 | 第47-48页 |
3.4.2 Hook文件分享 | 第48页 |
3.5 自定义系统目标环境 | 第48-53页 |
3.5.1 自定义系统目标文件 | 第49-52页 |
3.5.2 自定义Hook文件 | 第52-53页 |
3.5.3 生成文件的架构 | 第53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4章 基于模型的应用层软件开发 | 第55-78页 |
4.1 模型整体框架设计 | 第55-57页 |
4.2 整车控制器状态划分和建模 | 第57-62页 |
4.2.1 行驶模式分析 | 第57-58页 |
4.2.2 状态机建模与行驶模式切换 | 第58-62页 |
4.3 加速踏板滤波处理 | 第62-67页 |
4.3.1 加速踏板信号分析 | 第62-63页 |
4.3.2 滤波处理建模 | 第63-67页 |
4.3.3 信号选择与故障诊断 | 第67页 |
4.4 加速转矩控制策略 | 第67-74页 |
4.4.1 模糊控制简介 | 第68页 |
4.4.2 加速踏板策略分析 | 第68-70页 |
4.4.3 冲击度计算 | 第70页 |
4.4.4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和建模 | 第70-74页 |
4.5 故障管理 | 第74-77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5章 模型和生成代码测试 | 第78-92页 |
5.1 代码效率测试 | 第78-81页 |
5.2 试验验证 | 第81-91页 |
5.2.1 模型在环和软件在环 | 第83-86页 |
5.2.2 处理器在环 | 第86-91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91-92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92-94页 |
6.1 研究总结 | 第92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92-94页 |
致谢 | 第94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9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| 第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