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工作、社会管理、社会规划论文

校园“受欺者”增能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
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一章 导论第11-17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二、研究问题第12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页
    四、文献综述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文献回顾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文献述评第15-17页
第二章 研究设计第17-20页
    一、概念界定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校园欺凌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受欺者第17-18页
    二、理论基础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增能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文献回顾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访谈法第19-20页
第三章 校园受欺者增能的需求评估第20-25页
    一、个案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案主简介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家庭情况第20-21页
    二、案主被欺凌前、后的表现第21-22页
    三、案主需求评估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情绪波动,自卑,缺少合理引导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缺少父母的保护和老师、同学的关爱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对求助方式的认知缺乏第22-23页
    四、介入方案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介入总目标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介入分目标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介入步骤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建立专业关系第24-25页
第四章 校园受欺者增能的个案工作介入过程第25-48页
    一、接案第25页
    二、收集资料与预估第25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收集资料第25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预估第33-36页
    三、制定计划第36-37页
    四、实施计划第37-4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自我改变与成长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家庭支持系统的建立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学校及朋辈群体的工作第45页
    五、结案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提前告知案主结案时间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过程回顾与总结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巩固已有变化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处理分离情绪第47-48页
第五章 评估第48-51页
    一、对介入效果的评估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目标评估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案主满意度评估第49页
    二、自我反思第49-51页
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第51-53页
    一、研究结论第51-52页
    二、与前人相关研究的讨论第52页
    三、研究不足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5页
    (一)期刊类第53-54页
    (二)专著类第54页
    (三)学位论文类第54-55页
致谢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两种热带作物锈菌LAMP分子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
下一篇:因工致残农民工社会支持的个案工作研究--基于D市调查及个案服务的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