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一、选题目的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(一) 选题背景和目的 | 第9-10页 |
(二) 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1-17页 |
(一) 国外公务员选拔任用制度相关研究 | 第11-12页 |
(二) 国内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相关研究 | 第12-16页 |
(三) 简要评价 | 第16-17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(一) 文献研究法 | 第17页 |
(二) 系统分析法 | 第17页 |
(三) 调查研究法 | 第17-18页 |
四、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(一) 构建了以经历业绩为核心要素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体系 | 第18页 |
(二) 提出了以合理化配备和常态化培养为原则的后备干部推荐培养方法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基本理论概述 | 第19-27页 |
一、核心概念的界定 | 第19-20页 |
(一) 党政干部 | 第19页 |
(二) 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| 第19-20页 |
二、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实施的要素 | 第20-24页 |
(一) 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实施的主体 | 第20页 |
(二) 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实施内容 | 第20-23页 |
(三) 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实施的手段 | 第23-24页 |
三、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实施的必要性 | 第24-27页 |
(一)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| 第24-25页 |
(二) 集聚优秀人才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| 第25页 |
(三) 治理吏治腐败和预防根除腐败现象的需要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辽阳县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实施现状、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27-36页 |
一、辽阳县党政干部构成及其选拔任用情况 | 第27-28页 |
(一) 党政干部规模与结构 | 第27页 |
(二) 辽阳县党政干部选拨任用情况介绍 | 第27-28页 |
二、辽阳县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具体举措 | 第28-32页 |
(一) 明确了党政干部选任工作指导思想 | 第28页 |
(二) 完善了党政干部选任工作制度 | 第28-29页 |
(三) 提出了党政干部选任工作要求 | 第29-31页 |
(四) 规范了党政干部选任工作程序 | 第31-32页 |
三、辽阳县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实施存在问题 | 第32-34页 |
(一) 干部评价考核不够完善 | 第33页 |
(二) 领导班子结构不够合理 | 第33-34页 |
(三) 日常监督管理不够到位 | 第34页 |
四、辽阳县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实施问题的成因 | 第34-36页 |
(一) 党政干部选任体系设计不够科学 | 第34-35页 |
(二) 后备干部推荐及年轻干部培养教育工作力度不足 | 第35页 |
(三) 监督管理制度不够科学规范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加强辽阳县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实施的建议 | 第36-43页 |
一、构建科学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体系 | 第36-39页 |
(一) 明确党政干部选任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| 第36页 |
(二) 以经历业绩为核心要素的选任体系结构 | 第36-39页 |
二、实施后备干部推荐及年轻干部培养教育办法 | 第39-41页 |
(一) 以合理化配备和常态化培养为原则 | 第39页 |
(二) 制定后备干部推荐的实施方案 | 第39-40页 |
(三) 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和教育力度 | 第40-41页 |
三、制定新时期干部管理监督制度 | 第41-43页 |
(一) 构建干部经常性管理监督机制 | 第41页 |
(二) 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 | 第41页 |
(三) 加大正风肃纪力度 | 第41页 |
(四) 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 | 第41-42页 |
(五) 坚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“一报告三评议”制度 | 第42页 |
(六) 强化干部监督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信息沟通 | 第42-43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43-45页 |
一、论文的基本结论 | 第43-44页 |
(一) 辽阳县党政干部选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| 第43页 |
(二) 辽阳县党政干部选任制度实施问题不容忽视 | 第43页 |
(三) 辽阳县党政干部选任制度实施问题是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| 第43页 |
(四) 多措并举完善辽阳县党政干部选任制度实施体系 | 第43-44页 |
二、论文的不足之处与下一步工作 | 第44-45页 |
(一) 不足之处 | 第44页 |
(二) 下一步工作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