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一、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(一) 选题的目的 | 第9页 |
(二) 选题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0-16页 |
(一) 国外网格化管理的研究动态 | 第10-11页 |
(二) 国内网格化管理的研究动态 | 第11-15页 |
(三) 国内外网格化管理研究动态的简要评述 | 第15-16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(一) 案例分析法 | 第16页 |
(二) 调查研究法 | 第16页 |
(三) 文献分析法 | 第16页 |
四、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(一) 提出了应加快制定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地方性法规的观点 | 第16-17页 |
(二) 提出了在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中应该优化网格服务资源的观点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概述 | 第18-23页 |
一、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8-19页 |
(一) 人口 | 第18页 |
(二) 实有人口 | 第18页 |
(三) 网格化管理 | 第18-19页 |
二、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0页 |
(一) 社会治理理论 | 第19页 |
(二) 新公共管理理论 | 第19-20页 |
三、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的原则、功能和效益 | 第20-23页 |
(一) 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的原则 | 第20页 |
(二) 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的功能 | 第20-21页 |
(三) 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的效益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海城市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现状分析 | 第23-30页 |
一、海城市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程 | 第23-25页 |
(一) 海城市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的发展历程 | 第23页 |
(二) 海城市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的主要流程 | 第23-25页 |
二、海城市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的积极举措 | 第25-26页 |
(一) 通过实有人口入户核查摸清人口底数 | 第25页 |
(二) 对特定的对象有针对性地实施管理提供服务 | 第25页 |
(三) 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 | 第25-26页 |
(四) 实时掌握群众诉求动态及跟踪督办情况 | 第26页 |
三、海城市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6-27页 |
(一) 管理仍旧重管制轻服务 | 第26页 |
(二) 配套设施人员经费不足 | 第26页 |
(三) 实有人口网格运行不畅 | 第26-27页 |
(四) 网格管理人员履职能力不强 | 第27页 |
四、海城市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| 第27-30页 |
(一) 政府服务职能落实不到位 | 第27-28页 |
(二) 政府支持保障力度不够 | 第28页 |
(三) 法律政策规定不完善 | 第28-29页 |
(四) 网格管理人员岗位培训欠缺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完善海城市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| 第30-38页 |
一、落实政府服务职能 | 第30-34页 |
(一) 改变思维模式打造服务政府 | 第30-31页 |
(二) 科学划分网格提高服务效率 | 第31-33页 |
(三) 规范服务平台优化服务资源 | 第33-34页 |
(四) 健全运行机制扩大公众参与 | 第34页 |
二、提高工作保障力度 | 第34-36页 |
(一) 完善实有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等配套设施 | 第34-35页 |
(二) 建好网格管理人员人才队伍 | 第35页 |
(三) 加大经费保障力度 | 第35-36页 |
三、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| 第36页 |
(一) 加快制定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的地方性法规 | 第36页 |
(二) 完善《海城市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》 | 第36页 |
四、加强培训考核工作 | 第36-38页 |
(一) 加强对网格管理人员的培训 | 第36-37页 |
(二) 加强对网格管理人员的考核 | 第37页 |
(三) 加强对网格管理人员的奖励和责任追究 | 第37-38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38-40页 |
一、完善海城市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应该落实政府服务职能 | 第38页 |
二、完善海城市实有人口网格化管理应该完善法规政策 | 第38页 |
三、论文不足和展望 | 第38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