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生理学论文--感应性与植物运动论文--协迫生理学论文

高山离子芥磷脂酶Dγ(CbPLDγ)基因克隆及其表达产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

中文摘要第9-11页
Abstract第11-12页
缩写词表第13-14页
第1章 文献综述第14-24页
    1.1 磷脂酶D(PLD)研究进展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植物中的PLD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PLD的生化特性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PLD基因的克隆、亚细胞定位定位及组织分布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PLD在植物逆境胁迫中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4.1 PLD参与膜脂降解过程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4.2 PLD能够与功能蛋白相互作用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4.3 PLD参与植物逆境信号转导过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4.4 PLDγ基因在植物逆境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作用第18-19页
    1.2 ABA对环境胁迫的响应第19页
    1.3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第19-21页
    1.4 高山冰缘植物高山离子芥研究进展第21-22页
    1.5 立题依据及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2-24页
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4-36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植物材料培养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菌株与载体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酶及各种生化试剂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主要实验仪器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实验中PCR引物第25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25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高山离子芥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高山离子芥磷脂酶Dγ基因CbPLDγ的克隆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1 CbPLDγ中间片段第一次克隆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2 CbPLDγ中间片段第二次克隆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3 3′RACE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4 5′RACE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CbPLDγ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CbPLDγ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不同的胁迫处理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CbPLDγ基因在多种胁迫下的表达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高山离子芥磷脂酶D活性的测定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高山离子芥ABA含量的测定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9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0 丙二醛(MDA)含量的测定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1 脯氨酸(Pro)含量的测定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2 可溶性蛋白(SP)含量的测定第35页
    2.3 数据统计及分析第35-36页
第3章 结果与分析第36-61页
    3.1 高山离子芥磷脂酶Dγ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第36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高山离子芥总RNA的提取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高山离子芥CbPLDγ中间片段的克隆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1 第一次扩增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2 第二次扩增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3 拼接CbPLDγ部分片段序列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高山离子芥CbPLDγ基因3′RACE扩增结果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高山离子芥CbPLDγ基因5′RACE扩增结果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高山离子芥CbPLDγ全长基因的扩增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CbPLDγ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6.1 CbPLDγ基因与多种植物的PLD基因预测氨基酸序列的比对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6.2 CbPLDγ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6.3 CbPLDγ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6.4 CbPLDγ蛋白结构域预测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6.5 CbPLDγ蛋白等电点及分子量计算预测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6.6 CbPLDγ蛋白其他指标分析预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6.7 CbPLDγ蛋白三级结构预测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7 CbPLDγ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8 不同胁迫处理下CbPLDγ基因相对表达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9 讨论第49-51页
    3.2 干旱胁迫下高山离子芥PLD与ABA关系的研究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干旱胁迫对高山离子芥叶片膜系统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干旱胁迫对高山离子芥PLD活性及ABA含量的影响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干旱胁迫下ABA与PLD之间的关系研究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1 干旱胁迫下PLD/PA对高山离子芥内源ABA含量的影响..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2 干旱胁迫下外源ABA对高山离子芥PLD活性的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3 干旱胁迫下外源ABA及Ca2+对高山离子芥PLD活性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讨论第55-57页
    3.3 干旱胁迫下PLDγ对拟南芥生理生化代谢的调控作用研究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拟南芥pldγ纯合突变体的鉴定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PLDγ及ABA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PLDγ及ABA对干旱胁迫下拟南芥膜系统的影响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PLDγ及ABA对干旱胁迫下拟南芥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讨论第59-61页
第4章 结论与展望第61-62页
附录1 :中间片段第一次测序结果第62页
附录2 :中间片段第二次测序结果第62页
附录3 :中间片段拼接序列第62-63页
附录4 :3′RACE测序结果第63-64页
附录5 :5′RACE测序结果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77页
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7-78页
致谢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ROS和PLD在冬凌草甲素对拟南芥的化感调节中的作用研究
下一篇:桧状青霉GH61基因对植物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功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