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生理学论文

ROS和PLD在冬凌草甲素对拟南芥的化感调节中的作用研究

中文摘要第9-11页
Abstract第11-13页
缩写词表第14-15页
第1章 文献综述第15-32页
    1.1 植物化感作用第15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化感作用及其研究历史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植物化感物质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化感作用的机理研究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二萜类化合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冬凌草甲素简介第22-23页
    1.2 植物细胞活性氧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植物体内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植物体内活性氧的生理功能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植物体内活性氧的信号转导第24-25页
    1.3 植物磷脂酶D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磷脂及磷脂酶概述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磷脂酶D的分类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磷脂酶D的生理功能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磷脂酶D信号转导途径第29页
    1.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9-31页
    1.5 技术路线第31-32页
第2章 冬凌草甲素对拟南芥实生苗的化感潜能初探第32-42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2页
    2.2 材料与方法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试剂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要仪器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供试材料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拟南芥的培养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拟南芥种子萌发指标的测定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拟南芥实生苗形态指标的测定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拟南芥实生苗生理指标的测定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指标计算方法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9 数据统计分析第34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分析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冬凌草甲素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冬凌草甲素对拟南芥幼苗生长的影响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冬凌草甲素对拟南芥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2.4 讨论与结论第39-42页
第3章 ROS与冬凌草甲素诱导的化感作用关系第42-5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2页
    3.2 材料与方法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材料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含量的测定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抗氧化相关酶活性测定第43-44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分析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冬凌草甲素对拟南芥幼苗ROS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冬凌草甲素对拟南芥幼苗MDA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ROS对拟南芥幼苗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ROS对拟南芥幼苗MDA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ROS拟南芥幼苗抗氧化酶系的影响第48-50页
    3.4 讨论与小结第50-52页
第4章 冬凌草甲素诱导的化感调节中ROS与PLD的作用关系第52-62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2页
    4.2 材料与方法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材料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PLD酶活性的测定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PLDδ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测定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含量的测定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第54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分析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冬凌草甲素对拟南芥幼苗PLD酶活性的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冬凌草甲素对拟南芥幼苗PLDδ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PLD对拟南芥幼苗根生长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PLD对拟南芥幼苗ROS的影响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PLD对拟南芥幼苗MDA的影响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ROS对拟南芥幼苗PLD酶活性的影响第59-60页
    4.4 讨论与小结第60-62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2-65页
    5.1 主要结论第62-63页
    5.2 问题与展望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问题分析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前景展望第63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76页
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6-77页
致谢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干旱胁迫下拟南芥脱落酸、磷脂酶Dδ及一氧化氮的信号关系研究
下一篇:高山离子芥磷脂酶Dγ(CbPLDγ)基因克隆及其表达产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