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电导航论文--卫星导航系统论文

北斗试验卫星系统服务性能初步分析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背景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各国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北斗系统目前的发展状态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1.4 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5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6-17页
第2章 北斗试验星系统特性及评估方法第17-33页
    2.1 北斗试验卫星系统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卫星星座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全球系统导航信号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十八参数广播星历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北斗全球电离层模型第20-22页
    2.2 系统性能指标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卫星可见性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噪声水平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信噪比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多路径误差第24-25页
    2.3 空间信号误差及其相关性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空间信号误差计算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相关性分析方法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空间信号精度计算第27-28页
    2.4 北斗全球电离层模型评估方法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利用高精度格网产品分析电离层模型精度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利用双频观测数据分析电离层模型精度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利用定位结果分析电离层模型精度第30-31页
    2.5 十八参数广播星历评估方法第31页
    2.6 试验卫星联合定位评估方法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定位精度因子PDOP值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联合定位精度第32-33页
第3章 北斗试验卫星数据特性分析第33-53页
    3.1 卫星可见性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试验卫星单站可见性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北斗试验卫星联合北斗二代可见性第33-35页
    3.2 信噪比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3.3 噪声水平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3.4 多路径特性分析第37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数据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北斗二代星上多径现象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试验卫星全向天线结果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试验卫星大口径抛物面天线结果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3.5 空间信号精度分析第45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数据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精密产品精度验证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空间信号误差相关性分析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空间信号精度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定位结果验证空间信号相关性第51-53页
第4章 北斗全球系统用户算法实现和定位精度分析第53-70页
    4.1 十八参数广播星历精度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4.2 北斗全球电离层模型精度分析第54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数据源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北斗全球电离层模型精度空间和时间变化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双频观测数据验证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不同电离层模型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第62-64页
    4.3 北斗试验卫星联合定位结果分析第64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数据源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PDOP值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联合定位结果分析第66-70页
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70-73页
    5.1 主要结论第70-71页
    5.2 下一步工作第71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工作及发表论文第77-78页
致谢第78-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范围副词连用研究
下一篇:基于预期后悔理论的拥挤收费模型与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