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12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3 研究的内容 | 第14页 |
1.4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1.4.1 研究的方法 | 第15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理论综述 | 第17-30页 |
2.1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7-18页 |
2.2 市场营销策略 | 第18-24页 |
2.2.1 市场调查与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2.2 STP分析 | 第19页 |
2.2.3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| 第19-20页 |
2.2.4 市场与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2.5 市场导向定价策略 | 第21-22页 |
2.2.6 进攻型战略: | 第22-23页 |
2.2.7 竞争性优势战略 | 第23-24页 |
2.3 工业品市场营销相关研究 | 第24页 |
2.4 工业品购买行为理论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5 工业品营销特点 | 第25-29页 |
2.5.1 工业品营销渠道模式 | 第27-28页 |
2.5.2 工业品营销战略创新模式 | 第28-29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TE公司营销环境及当前营销策略分析 | 第30-64页 |
3.1 电机业发展历史,现状及趋势 | 第30-32页 |
3.1.1 电机发展历史 | 第30页 |
3.1.2 电机产业发展现状 | 第30-32页 |
3.1.3 电机业发展趋势 | 第32页 |
3.2 电机在电力市场发展状况 | 第32-35页 |
3.3 TE公司介绍 | 第35-46页 |
3.3.1 TE公司运营概况 | 第35-40页 |
3.3.2 TE公司组织结构 | 第40-41页 |
3.3.3 TE公司电机产品 | 第41-44页 |
3.3.4 TE公司客户行业分布 | 第44-46页 |
3.4 TE公司SWOT分析与营销战略的选择 | 第46-51页 |
3.5 电机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| 第51-59页 |
3.5.1 电机行业竞争状况概述 | 第51-53页 |
3.5.2 电机行业知名竞争企业营销策略介绍 | 第53-59页 |
3.6 TE公司在电力行业现有营销策略分析及现存问题 | 第59-63页 |
3.6.1 产品策略分析及现存问题 | 第59-61页 |
3.6.2 价格策略分析及现存问题 | 第61-62页 |
3.6.3 渠道策略分析及现存问题 | 第62-63页 |
3.6.4 促销策略分析及现存问题 | 第63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四章 电力行业对电机产品及其它需求的调查研究 | 第64-85页 |
4.1 调查问卷研究设计 | 第64-65页 |
4.1.1 问卷的设计 | 第64-65页 |
4.1.2 市场调研展开及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| 第65页 |
4.2 数据分析 | 第65-84页 |
4.2.1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| 第65-67页 |
4.2.2 电力行业对电机产品需求特点的分析 | 第67-71页 |
4.2.3 电力行业对电机价格需求的分析 | 第71-73页 |
4.2.4 电力行业对电机的购买渠道分析 | 第73-74页 |
4.2.5 电力行业对电机产品促销需求的分析 | 第74-75页 |
4.2.6 顾客对TE公司电机产品的感知分析 | 第75-84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
第五章 TE公司在电力行业市场营销策略改进措施 | 第85-93页 |
5.1 产品策略改进 | 第85-88页 |
5.1.1 明确产品定位及产品经理 | 第85-86页 |
5.1.2 加强TE品牌在电力行业推广 | 第86-87页 |
5.1.3 重视加强售前及售后服务能力 | 第87页 |
5.1.4 工业4.0智能化确保稳定性及提高生产力 | 第87-88页 |
5.2 价格策略改进 | 第88-89页 |
5.2.1 提升产品性价比 | 第88页 |
5.2.2 市场导向的个性化订价 | 第88页 |
5.2.3 实施价格弹性化政策 | 第88-89页 |
5.3 渠道策略改进 | 第89-91页 |
5.3.1 建立行业团队,加强不同区域,不同任务的销售之间的协作 | 第89页 |
5.3.2 扩大经销商,中间服务商渠道 | 第89-90页 |
5.3.3 开发战略合作,重视客户关系管理 | 第90-91页 |
5.4 促销策略改进 | 第91-92页 |
5.4.1 利用品牌效应,整理国内外电力业绩,重视口碑宣传 | 第91页 |
5.4.2 培养建立电力行业专业团队 | 第91页 |
5.4.3 移动智能监控SM技术提供增值服务 | 第91-92页 |
5.4.4 增强弹性配合能力 | 第92页 |
5.4.5 加强电力行业售后服务能力 | 第9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结论 | 第93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96页 |
附录 | 第96-101页 |
致谢 | 第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