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2-16页 |
·中华卵索线虫及其性别决定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·中华卵索线虫 | 第12-13页 |
·中华卵索线虫性别决定研究进展 | 第13页 |
·线虫性别决定与微量元素、激素和酶的关系 | 第13-15页 |
·微量元素 | 第13-14页 |
·酶 | 第14页 |
·激素 | 第14-15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中华卵索线虫性别决定关键时期微量元素的研究 | 第16-26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16-18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16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16-17页 |
·感染与取材 | 第17页 |
·测定与分析 | 第17-18页 |
·数据统计 | 第1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18-23页 |
·雌雄线虫及其宿主血淋巴微量元素含量比较 | 第18-21页 |
·微量元素的供需关系 | 第21-22页 |
·微量元素与线虫性别决定 | 第22-23页 |
·讨论 | 第23-26页 |
·线虫体内微量元素的代谢 | 第23页 |
·微量元素的供需关系 | 第23-24页 |
·雌雄线虫性别决定临界期 | 第24页 |
·线虫性别分化的关键微量元素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中华卵索线虫性别决定关键时期的营养代谢 | 第26-32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材料 | 第26页 |
·试验设计与取材 | 第26页 |
·测定方法与数据统计 | 第26-2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0页 |
·雌雄线虫消化酶和保护酶的动态变化 | 第27-28页 |
·宿主消化酶和保护酶的动态变化 | 第28-30页 |
·线虫及宿主消化酶、保护酶的相关性 | 第30页 |
·讨论 | 第30-32页 |
·线虫性别决定关键时期的营养代谢 | 第30-31页 |
·线虫与宿主的协同进化 | 第31页 |
·中华卵索线虫的性别决定与营养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中华卵索线虫性别决定关键时期宿主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变化 | 第32-38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32-34页 |
·材料 | 第32页 |
·试验设计与取材 | 第32-3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蜕皮激素 | 第34页 |
·保幼激素 | 第34-35页 |
·论讨 | 第35-38页 |
·线虫与宿主的协同进化 | 第36页 |
·宿主激素对线虫性别决定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| 第38-40页 |
·总结 | 第38页 |
·展望 | 第38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