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1 研究背景 | 第12-22页 |
·昆虫对BT抗性的产生和发展 | 第12-16页 |
·Bt简介 | 第12页 |
·Bt的杀虫机理 | 第12-13页 |
·Bt基因工程 | 第13页 |
·昆虫BT抗性的产生 | 第13-14页 |
·昆虫BT抗性的分子机制 | 第14-16页 |
·蛋白质组学 | 第16-20页 |
·蛋白质组学的形成和发展 | 第16页 |
·蛋白质组学的主要实验技术 | 第16-19页 |
·蛋白质组学在昆虫学方面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·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0-22页 |
2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22-3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2-25页 |
·昆虫细胞 | 第22页 |
·大肠杆菌菌株 | 第22页 |
·培养基的配制 | 第22-24页 |
·其他常用试剂 | 第24-25页 |
·蛋白质分子量标准 | 第25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5-31页 |
·Cry1Ac毒素晶体的表达 | 第25-26页 |
·Cry1Ac毒素蛋白的纯化 | 第26页 |
·抗Cry1Ac毒素细胞系的筛选及抗性测定 | 第26-27页 |
·双向电泳及图像分析 | 第27-31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1-40页 |
·CRY1AC毒素的转化与鉴定 | 第31-33页 |
·Cry1Ac毒素在大肠杆菌中的转化与表达 | 第31页 |
·CryⅠA(c)毒素的纯化和毒力测试 | 第31-33页 |
·Cry1Ac毒素的鉴定 | 第33页 |
·抗CRy1Ac毒素粉纹夜蛾TN-5B1细胞系的筛选 | 第33-35页 |
·双向电泳图谱特征及分析 | 第35-39页 |
·图谱特征 | 第35-36页 |
·图谱分析 | 第36-39页 |
·两种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比较 | 第39-40页 |
4 讨论 | 第40-44页 |
·影响双向电泳的因素 | 第40-42页 |
·总蛋白质样品制备对双向电泳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染色方法对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电泳图谱分析 | 第42页 |
·有关本实验的研究特点及展望 | 第42-44页 |
·以离体昆虫细胞进行抗性机制研究的优点 | 第42页 |
·以单个细胞为单位对两种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的优点 | 第42-43页 |
·抗性机制的深入研究 | 第43-44页 |
5 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