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地方农业经济论文

福建省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绿色化转型的渊源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绿色化转型的领域及概念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农业绿色化转型的路径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文献述评第16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、方法及创新点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本文的创新点第18-20页
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0-30页
    2.1 农业绿色化转型的概念界定及基本特征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农业绿色化转型的概念及内涵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几组概念比较与辨析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基本特征第24-25页
    2.2 农业绿色化转型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循环经济理论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产业转型理论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系统工程理论第28-30页
第三章 福建省农业绿色化转型现状及面临困境分析第30-36页
    3.1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自然资源约束逐渐加重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农户生产行为不规范现象存在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及销售监管不到位第31页
    3.2 农业绿色化转型的现状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农业绿色化转型理念得到认可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农业生态修复初显成效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初具雏形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农业产业发展平台日趋完善第33页
    3.3 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困境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,抑制了绿色化生产投资需求的增长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绿色消费需求不足,削弱了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内在动力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绿色技术创新乏力,制约了农业绿色化生产效率提升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绿色政策供给力度不够,难以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有效激励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农业经营主体素质不高,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第35-36页
第四章 福建省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影响因素识别第36-60页
    4.1 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影响机理分析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影响农业绿色化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农业绿色化转型影响机制分析第38-43页
    4.2 福建省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影响因素提炼第43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要素供给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市场需求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技术进步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制度设计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主体能力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影响因素体系第50页
    4.3 福建省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构建第50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决策与试验评价实验法(DEMATEL)简介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数据来源及专家可靠性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数据整理与结果第55-57页
    4.4 福建省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基于因素的中心度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基于因素的原因度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关键影响因素总结第59-60页
第五章 福建省农业绿色化转型的路径第60-82页
    5.1 福建省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基本思路第60-61页
    5.2 以循环经济为手段,建设绿色高标准生产基地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路径构建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案例分析——以福建森宝食品公司基地建设为例第63-65页
    5.3 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驱动,打造农业清洁生产体系第65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路径构建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案例分析——以浦城官路乡薏米生产方式为例第68-70页
    5.4 以高品质精深加工为抓手,提高农产品优质附加值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路径构建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案例分析——以厦门如意情公司食品加工为例第72-74页
    5.5 以“互联网+流通”为载体,实现生产与消费的无缝衔接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路径构建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案例分析——以泉港前黄农村淘宝建设为例第77-78页
    5.6 以创新创意为途径,探索生态休闲农业新模式第78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路径构建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案例分析——以浦城正大创意农业产业园为例第80-82页
第六章 福建省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对策建议第82-88页
    6.1 完善制度设计,强化农业绿色化转型制度保障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第8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健全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第83页
    6.2 加快技术创新,提高农业绿色化转型内驱动力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制定农业绿色化转型技术战略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强化技术协同创新机制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完善技术推广扩散体系第84页
    6.3 加强主体建设,提升农业绿色化转型实施能力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完善农业合作组织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建立多元主体协作机制第85-86页
    6.4 夯实要素支撑,筑牢农业绿色化转型根基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拓宽多元化绿色融资渠道第86页
    6.5 强化市场导向,夯实绿色产品消费的群众基础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加强绿色理念宣传教育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建设规范化绿色农产品市场第87-88页
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第88-90页
    全文总结第88-89页
    研究不足与展望第89-90页
参考文献第90-97页
致谢第97-98页
附录一 福建省农业绿色化转型影响因素的直接影响矩阵和综合影响矩阵第98-100页
附录二 福建省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影响因素研究调查问卷第100-103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3页

论文共10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工作介入福利院“类家庭”儿童学习能力提升研究
下一篇: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失母儿童抗逆力提升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