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4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3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1页 |
1.3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3.3 对已有文献的总结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第三方支付的行业状况 | 第14-24页 |
2.1 第三方支付定义及起源 | 第14-15页 |
2.2 第三方支付实现原理 | 第15页 |
2.3 第三方支付的行业特点 | 第15-16页 |
2.4 第三方支付产业链分析 | 第16-17页 |
2.5 第三方支付的商业模式 | 第17-20页 |
2.5.1 第三方支付运营模式 | 第17-18页 |
2.5.2 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 | 第18-19页 |
2.5.3 典型第三方支付商业模式分析 | 第19-20页 |
2.6 第三方支付在我国的发展以及行业现状 | 第20-22页 |
2.6.1 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历史 | 第20-21页 |
2.6.2 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行业现状 | 第21页 |
2.6.3 “网联”成立对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影响 | 第21-22页 |
2.7 中国与美国第三方支付对比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业务特点分析 | 第24-28页 |
3.1 第三方支付特点 | 第24-26页 |
3.1.1 第三方支付的优势 | 第24-25页 |
3.1.2 第三方支付的劣势 | 第25-26页 |
3.2 传统商业银行的特点 | 第26-28页 |
3.2.1 传统银行的优势 | 第26-27页 |
3.2.2 传统银行的劣势 | 第27-28页 |
第4章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| 第28-35页 |
4.1 对银行的存款业务造成冲击 | 第28页 |
4.2 对银行的贷款业务造成冲击 | 第28-29页 |
4.3 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冲击 | 第29页 |
4.4 对银行现金支付结算造成冲击 | 第29-30页 |
4.5 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冲击 | 第30-31页 |
4.6 对商业银行客户维护的冲击 | 第31页 |
4.7 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冲击 | 第31-32页 |
4.8 以支付宝为例,分析其产品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| 第32-35页 |
4.8.1 余额宝业务冲击银行存款 | 第32页 |
4.8.2 蚂蚁花呗冲击银行信用卡业务 | 第32-33页 |
4.8.3 蚂蚁借呗冲击银行贷款 | 第33页 |
4.8.4 支付宝冲击银行中间业务 | 第33-35页 |
第5章 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| 第35-42页 |
5.1 将金融服务工具化 | 第35页 |
5.2 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 | 第35-36页 |
5.3 提升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水平 | 第36-37页 |
5.4 商业银行利用自身优势,打造自己的金融生态圈 | 第37-38页 |
5.5 以工商银行为例,分析其应对策略 | 第38-42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