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水产、渔业论文--水产养殖技术论文--各种海产动植物养殖论文--藻类养殖论文

披针形蜈蚣藻—贻贝海洋牧场生态效益模拟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引言第12-13页
第一章 蜈蚣藻属(Grateloupia)和贻贝的研究进展第13-15页
    1 蜈蚣藻属(Grateloupia)的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蜈蚣藻属(Grateloupia)藻类的形态分类研究现状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蜈蚣藻属(Grateloupia)藻类繁殖的研究进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蜈蚣藻属(Grateloupia)藻类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2 贝类养殖对环境的影响第14页
    3 前景展望第14-15页
第二章 光照、温度和盐度对披针形蜈蚣藻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5-28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材料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设计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 测定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 数据分析第17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17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环境因子对披针形蜈蚣藻生长的影响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 环境因子对披针形蜈蚣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 环境因子对披针形蜈蚣藻藻体最大荧光活性Fv/Fm的影响第24-26页
    3 讨论与结论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温度对披针形蜈蚣藻生长、光合色素含量及Fv/Fm的影响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光照强度对披针形蜈蚣藻生长、光合色素含量及Fv/Fm的影响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 盐度对披针形蜈蚣藻生长、光合色素含量及Fv/Fm的影响第27-28页
第三章 不同N、P浓度对披针形蜈蚣藻生长和营养吸收的影响第28-38页
    1 材料和方法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材料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 测试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4 数据处理第30页
    2 结果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不同N浓度对披针形蜈蚣藻生长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 不同P浓度对披针形蜈蚣藻生长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 不同N、P浓度对披针形蜈蚣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 不同N、P浓度对披针形蜈蚣藻藻体最大荧光活性Fv/Fm的影响第34-36页
    3 讨论与结论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 不同N对披针形蜈蚣藻生长、光合色素含量及Fv/Fm的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 不同P对披针形蜈蚣藻生长、光合色素含量及Fv/Fm的影响第37-38页
第四章 不同养殖密度对紫贻贝和披针形蜈蚣藻生态混养的影响第38-47页
    1 材料和方法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材料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设计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试验日常管理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4 试验取样和测定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1.5 试验数据处理第40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养殖生物生长情况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 COD变化情况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营养盐变化情况第43-44页
    3 讨论与结论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 贝类和大型海藻的养殖对环境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紫贻贝和蜈蚣藻混养的互利机制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 贻贝和蜈蚣藻混养的最适配比第45-47页
第五章 枸杞岛贻贝养殖海域蜈蚣藻、贻贝和水质调查与分析第47-55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1.1 采样点的设置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试验数据处理第48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贻贝养殖区水温和盐度的变化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贻贝养殖区水质的变化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海藻生物量和贻贝产量的变化第50-52页
    3 讨论与结论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1 贻贝养殖对养殖区营养盐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 贻贝养殖海域海藻生物量的变化分析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 贻贝养殖与蜈蚣藻对养殖环境的影响与展望第53-55页
第六章 结语第55-57页
    1 主要研究结果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光照、温度和盐度对披针形蜈蚣藻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不同N、P浓度对披针形蜈蚣藻生长和营养吸收的影响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1.3 不同养殖密度对披针形蜈蚣藻和贻贝生态混养的影响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1.4 枸杞岛贻贝养殖海域蜈蚣藻、贻贝和水质调查与分析第55页
    2 主要创新点第55-56页
    3 研究展望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情况第65-66页
致谢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应对策略
下一篇:P2P网络借贷三维信用博弈模型设计与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