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8页 |
1.1.1 多糖简介 | 第12页 |
1.1.2 不同来源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| 第12-14页 |
1.1.3 多糖的分离提取与结构分析 | 第14-15页 |
1.1.4 多糖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1.1.5 多糖抗肿瘤研究的研究进展 | 第17页 |
1.1.6 多糖作为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1.2 课题来源 | 第18页 |
1.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RAW264.7细胞增殖和吞噬能力的变化 | 第20-26页 |
2.1 前言 | 第20页 |
2.2 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20-21页 |
2.2.1 实验材料 | 第20-21页 |
2.2.2 实验仪器 | 第21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1-24页 |
2.3.1 RAW264.7细胞的培养 | 第21-23页 |
2.3.2 MTT法测定B-3多糖刺激的RAW264.7细胞的增殖 | 第23页 |
2.3.3 流式细胞仪测定RAW264.7细胞的吞噬能力 | 第23-24页 |
2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4.1 RAW264.7细胞的增殖变化 | 第24页 |
2.4.2 RAW264.7细胞吞噬能力的变化 | 第24-25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培养上清细胞因子和NO的变化 | 第26-34页 |
3.1 前言 | 第26页 |
3.2 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26-27页 |
3.2.1 实验材料 | 第26-27页 |
3.2.2 实验仪器 | 第27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27-29页 |
3.3.1 RAW264.7细胞培养上清NO含量的测定 | 第27页 |
3.3.2 RAW264.7细胞培养上清TNFα和IL10含量的测定 | 第27-28页 |
3.3.3 TLR4抑制剂对NO分泌量的影响 | 第28页 |
3.3.4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TNFα和IL10含量的测定 | 第28-29页 |
3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2页 |
3.4.1 RAW264.7细胞培养上清NO分泌量的变化 | 第29-30页 |
3.4.2 RAW264.7细胞培养上清TNFα和IL10含量变化 | 第30-31页 |
3.4.3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TNFα和IL10含量变化 | 第31-3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4章 Westernblot检测NF-κB的激活 | 第34-40页 |
4.1 前言 | 第34页 |
4.2 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34-35页 |
4.2.1 实验材料 | 第34-35页 |
4.2.2 实验仪器 | 第35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35-38页 |
4.3.1 B-3多糖处理RAW264.7细胞 | 第35页 |
4.3.2 提取蛋白样品 | 第35-36页 |
4.3.3 测定蛋白浓度 | 第36页 |
4.3.4 配制缓冲液和SDS-PAGE凝胶 | 第36-37页 |
4.3.5 制样、电泳、转膜以及抗体孵育 | 第37-38页 |
4.3.6 成像 | 第38页 |
4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5章 RAW264.7细胞与B16细胞的共培养 | 第40-44页 |
5.1 前言 | 第40页 |
5.2 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40-41页 |
5.2.1 实验材料 | 第40页 |
5.2.2 实验仪器 | 第40-41页 |
5.3 实验方法 | 第41页 |
5.3.1 RAW264.7细胞与B16细胞共培养 | 第41页 |
5.3.2 检测共培养的B16细胞的凋亡 | 第41页 |
5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3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6章 荧光定量PCR检测Fas和FasL的表达 | 第44-52页 |
6.1 前言 | 第44页 |
6.2 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44-45页 |
6.2.1 实验材料 | 第44-45页 |
6.2.2 实验仪器 | 第45页 |
6.3 实验方法 | 第45-50页 |
6.3.1 确定内参基因 | 第45页 |
6.3.2 设计合成相应基因的特异性引物 | 第45-46页 |
6.3.3 准备模板cDNA | 第46-47页 |
6.3.4 普通PCR扩增内参基因GAPDH | 第47-48页 |
6.3.5 确定内参基因和目标基因的最佳扩增条件 | 第48-50页 |
6.3.6 样品基因的扩增表达 | 第50页 |
6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0-51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7章 数字基因表达谱 | 第52-62页 |
7.1 前言 | 第52页 |
7.2 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52-53页 |
7.2.1 实验材料 | 第52-53页 |
7.2.2 实验仪器 | 第53页 |
7.3 实验方法 | 第53-55页 |
7.3.1 B-3多糖处理RAW264.7细胞 | 第53页 |
7.3.2 总RNA的提取 | 第53-54页 |
7.3.3 RNA质量的鉴定 | 第54页 |
7.3.4 测序 | 第54-55页 |
7.3.5 结果处理分析与功能注释 | 第55页 |
7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5-61页 |
7.4.1 RNA质量的鉴定结果 | 第55-56页 |
7.4.2 DGE测序数据结果与差异表达基因 | 第56-58页 |
7.4.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| 第58-60页 |
7.4.4 KEGG对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 | 第60-61页 |
7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结论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| 第68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