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药学论文--中药药理学论文

胡桃醌的抗氧化、抑菌活性及抑菌机理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胡桃醌的概述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胡桃醌的简介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胡桃醌的提取及制备第10-11页
    1.2 食品行业现状第11页
    1.3 抑菌剂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微生物源天然抑菌剂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植生物源天然抑菌剂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动物源天然抑菌剂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天然抑菌剂的研究机理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天然抑菌剂的实验方法第14页
    1.4 胡桃醌的研究进展第14页
    1.5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14-16页
2 胡桃醌的抗氧化活性分析第16-26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6页
    2.2 实验材料设计及设备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材料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仪器第17页
    2.3 试验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铁还原能力测定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二价铁离子螯合能力测定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抗油脂过氧化能力的测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Cu~(2+)诱导的蛋白质氧化损伤保护试验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Fe~(2+)/AAPH诱导的DNA氧化损伤保护试验第19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分析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铁还原能力(FRAP)/二价铁离子螯合能力测定结果分析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抗油脂过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Cu~(2+)诱导的蛋白质氧化损伤保护试验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对Fe~(2+)/AAPH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效果第23-24页
    2.5 胡桃醌抗氧化讨论第24-25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5-26页
3 胡桃醌的抑菌活性研究第26-36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6页
    3.2 试验材料、试剂及设备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试验材料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试剂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7页
    3.3 试验方法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实验材料的制备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抑菌圈的测定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最低抑菌浓度(MIC)、最低杀菌浓度(MBC)的测定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胡桃醌对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胡桃醌对细胞死活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3.4 结果与分析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胡桃醌抑制食品腐败菌能力的研究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胡桃醌对食品腐败菌生长曲线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胡桃醌对食品腐败菌细胞致死率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3.5 讨论第32-33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3-36页
4 胡桃醌抑菌机理探讨第36-50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36页
    4.2 试验材料、试剂及设备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试验材料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试剂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7页
    4.3 试验方法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细菌细胞形态观察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相对电导率测定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检测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细菌细胞内活性氧(ROS)的检测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细菌蛋白合成的检测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细菌DNA检测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DNA凝胶阻滞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4.4 结果与分析第40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胡桃醌对食品腐败菌形态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胡桃醌对食品腐败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胡桃醌对食品腐败菌内活性氧(ROS)含量的影响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胡桃醌对食品腐败菌蛋白合成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胡桃醌对食品腐败菌DNA的影响第45-47页
    4.5 讨论第47页
    4.6 小结第47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6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6-58页
致谢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柴归颗粒制剂成型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
下一篇:黑木耳黄酮类化合物提取、结构鉴定与其抗氧化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