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引言 | 第9-19页 |
1.1 黑木耳概述 | 第9-10页 |
1.1.1 黑木耳简介 | 第9页 |
1.1.2 黑木耳的价值 | 第9-10页 |
1.2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7页 |
1.2.1 黄酮类化合物简介 | 第10页 |
1.2.2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| 第10-12页 |
1.2.3 黄酮类物质的纯化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2.4 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2.5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 | 第15-17页 |
1.3 黑木耳黄酮类物质的研究现状 | 第17页 |
1.4 选题意义 | 第17-19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33页 |
2.1 实验材料与药品 | 第19页 |
2.2 实验仪器 | 第19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19-33页 |
2.3.1 超声波辅助提取黑木耳黄酮类物质的工艺 | 第19-22页 |
2.3.2 黑木耳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研究 | 第22-26页 |
2.3.3 黑木耳黄酮类物质结构的鉴定 | 第26页 |
2.3.4 黑木耳黄酮类物质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| 第26-33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3-55页 |
3.1 测定方法的检验结果 | 第33-34页 |
3.2 超声波辅助提取黑木耳中黄酮类化合物工艺分析 | 第34-38页 |
3.2.1 单因素试验分析 | 第34-37页 |
3.2.2 正交试验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3 黑木耳总黄酮纯化的研究 | 第38-43页 |
3.3.1 聚酰胺吸附树脂种类筛选结果 | 第38-40页 |
3.3.2 树脂吸附与解吸黄酮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0-43页 |
3.4 黑木耳中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的初步推测 | 第43-50页 |
3.4.1 LC-MS一级串联质谱定性分析 | 第43-50页 |
3.4.2 二级串联质谱结果分析 | 第50页 |
3.5 黑木耳黄酮抗氧化能力测定 | 第50-55页 |
3.5.1 黑木耳萃取相黄酮总量的测定 | 第50-51页 |
3.5.2 黑木耳黄酮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| 第51-55页 |
4 结论与讨论 | 第55-59页 |
4.1 黑木耳黄酮类物质的提取与纯化 | 第55-56页 |
4.2 黑木耳黄酮类物质的种类结构及其抗氧化能力 | 第56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5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