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兵山生态大道工程安全管理系统优化研究
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变量注释表 | 第18-19页 |
1 绪论 | 第19-23页 |
1.1 论文的研究背景 | 第19页 |
1.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20-22页 |
1.4 论文的结构体系 | 第22-23页 |
2 国内外施工安全管理比较研究 | 第23-29页 |
2.1 发达国家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| 第23-24页 |
2.2 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| 第24-27页 |
2.3 对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启发 | 第27-29页 |
3 道路施工过程与施工安全事故诱因分析 | 第29-40页 |
3.1 调兵山生态大道项目概况 | 第29-32页 |
3.2 安全事故致因理论 | 第32-36页 |
3.3 道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分析 | 第36-40页 |
4 道路施工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评价方法 | 第40-48页 |
4.1 道路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 | 第40-42页 |
4.2 道路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| 第42-43页 |
4.3 道路施工安全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 | 第43-48页 |
5 调兵山市生态大道安全评价研究及安全管理的完善 | 第48-60页 |
5.1 模糊综合评价 | 第48-55页 |
5.2 戴明PDCA循环 | 第55-57页 |
5.3 调兵山生态大道施工安全管理完善 | 第57-60页 |
6 道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仿真模型构建 | 第60-79页 |
6.1 系统动力学理论 | 第60页 |
6.2 道路施工安全程度SD模型 | 第60-66页 |
6.3 道路施工安全程度SD模型分析 | 第66-77页 |
6.4 调兵山生态大道施工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 | 第77-79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79-80页 |
7.1 结论 | 第79页 |
7.2 展望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3页 |
作者简历 | 第83-84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