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1 绪论 | 第7-23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7-8页 |
1.2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| 第8-10页 |
1.3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污染 | 第10-16页 |
1.3.1 膜污染定义及分类 | 第10-12页 |
1.3.2 膜污染影响因素 | 第12-14页 |
1.3.3 膜污染控制策略 | 第14-16页 |
1.4 微生物电解池概述 | 第16-20页 |
1.4.1 微生物电解池产甲烷技术 | 第17-18页 |
1.4.2 厌氧电化学系统中生物产甲烷机制 | 第18-19页 |
1.4.3 微生物电解池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耦合技术 | 第19-20页 |
1.5 研究目的、意义与内容 | 第20-23页 |
1.5.1 研究目的意义 | 第20-21页 |
1.5.2 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3-30页 |
2.1 实验药品及仪器 | 第23-24页 |
2.1.1 实验药品 | 第23页 |
2.1.2 实验仪器 | 第23-24页 |
2.2 实验装置及方法 | 第24-30页 |
2.2.1 碳纳米管中空纤维膜的制备 | 第24-25页 |
2.2.2 实验装置及运行方式 | 第25-27页 |
2.2.3 实验方法 | 第27-30页 |
3 新型AnEMBR膜污染控制及机理研究 | 第30-40页 |
3.1 引言 | 第30页 |
3.2 碳纳米管中空纤维膜的性能参数 | 第30-33页 |
3.3 膜生物反应中的膜污染与控制 | 第33-38页 |
3.3.1 膜污染变化 | 第33-34页 |
3.3.2 膜污染表观形态观测 | 第34-35页 |
3.3.3 污泥性状变化研究 | 第35-3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4 新型AnEMBR水处理性能研究 | 第40-45页 |
4.1 引言 | 第40页 |
4.2 反应器运行中COD去除情况 | 第40-41页 |
4.3 反应器运行中的产甲烷情况 | 第41-4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5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| 第45-51页 |
5.1 引言 | 第45页 |
5.2 扫描电镜观察 | 第45页 |
5.3 古菌 | 第45-48页 |
5.3.1 古菌物种分类 | 第45-46页 |
5.3.2 古菌群落分布 | 第46-48页 |
5.4 细菌 | 第48-50页 |
5.4.1 细菌物种分类 | 第48-49页 |
5.4.2 细菌群落分布 | 第49-50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60页 |
附录A 主要缩写表 | 第60-6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