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响小学生语文写作兴趣因素的个案研究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0-21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2页 |
1. 写作教学的困境 | 第10-11页 |
2. 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与时代背景 | 第11-12页 |
3. 个人成长经历的回溯与反思 | 第12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 理论意义 | 第12-13页 |
2. 实践意义 | 第13页 |
(三)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1. 兴趣 | 第13-14页 |
2. 写作兴趣 | 第14页 |
(四) 研究综述 | 第14-21页 |
1. 关于写作与习作的辨析 | 第14-15页 |
2. 关于兴趣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3. 关于写作兴趣对写作的意义和影响 | 第16-17页 |
4. 写作兴趣淡漠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| 第17-18页 |
5. 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6. 研究综述小结 | 第19-21页 |
一、研究设计与实施过程 | 第21-34页 |
(一) 研究目的 | 第21页 |
1. 呈现与还原真实的写作教学样态 | 第21页 |
2. 分析写作兴趣淡漠问题的原因 | 第21页 |
3. 探寻适切的写作教学实践策略 | 第21页 |
(二) 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(三) 研究方法的选择 | 第22-23页 |
(四) 前期的理论准备 | 第23-24页 |
(五) 研究对象的确定 | 第24-29页 |
1. 研究对象的预先限定 | 第24-25页 |
2. 研究场域的确定 | 第25-26页 |
3. 研究对象的抽样与确定 | 第26-27页 |
4. 研究关系的建立 | 第27-29页 |
(六) 研究资料的收集 | 第29-31页 |
(七) 研究资料的分析 | 第31-32页 |
(八) 研究进程的安排 | 第32-34页 |
二、小学生C写作兴趣淡漠的主客观表现 | 第34-39页 |
(一) 多动 | 第34-35页 |
(二) 厌烦 | 第35-36页 |
(三) 敷衍 | 第36-37页 |
(四) 不参与 | 第37-39页 |
三、小学生语文写作兴趣的影响因素 | 第39-56页 |
(一) 心理问题 | 第39-43页 |
1. 惧怕 | 第39-41页 |
2. 逆反 | 第41-42页 |
3. 懒惰 | 第42-43页 |
(二) 写作观念 | 第43-46页 |
1. “瞎编故事” | 第43-44页 |
2. 高分才是硬道理 | 第44-46页 |
(三) 技能水平 | 第46-49页 |
1. 学生“不会写” | 第46-47页 |
2. 教师“不指导” | 第47-49页 |
(四) 师生关系 | 第49-52页 |
1. 恶其余胥 | 第49-51页 |
2. 无人问津 | 第51-52页 |
(五) 教育环境 | 第52-56页 |
1. 教学目标与行为不适宜 | 第52-53页 |
2. 课堂心理氛围沉闷 | 第53-54页 |
3. 课堂教学结构单一 | 第54-56页 |
四、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的教学建议 | 第56-65页 |
(一) 转变写作价值取向,还原写作本质 | 第56-57页 |
(二) 创设生活情境,激发学生写作动机 | 第57-59页 |
(三) 注重写作过程指导,搭建学习支架 | 第59-62页 |
(四) 采用开放评价方式,重塑写作信心 | 第62-63页 |
(五) 分享学生写作成果,增加写作自信 | 第63-65页 |
五、研究的反思与建议 | 第65-67页 |
(一) 研究过程的反思 | 第65页 |
(二) 研究的建议 | 第65-67页 |
结语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附录 | 第72-87页 |
附录1: J小学四年级(3)班课程表 | 第72页 |
附录2: J小学作息时间表 | 第72-73页 |
附录3: 学生对问题“你喜欢写作文吗?”的回答 | 第73-75页 |
附录4: 写作课堂观察实录 | 第75-86页 |
附录5: 访谈提纲 | 第86-8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7-88页 |
致谢 | 第88-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