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17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Web实时通信相关技术介绍及HTML5新特性 | 第17-29页 |
2.1 Web实时网页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| 第17-18页 |
2.2 传统的Web实时网页通信的技术概要 | 第18-21页 |
2.2.1 轮询技术 | 第18-19页 |
2.2.2 HTTP长连接技术 | 第19-20页 |
2.2.3 浏览器插件技术 | 第20-21页 |
2.3 WebSocket技术 | 第21-22页 |
2.3.1 WebSocket简介 | 第21页 |
2.3.2 几种Web实时网页通信方案的比较 | 第21-22页 |
2.4 HTML5技术 | 第22-27页 |
2.4.1 HTML5简介 | 第22-23页 |
2.4.2 网页多媒体特性 | 第23-24页 |
2.4.3 HTML5文件新特性 | 第24-27页 |
2.5 网页获取实时音视频机制 | 第27-28页 |
2.6 Node.js技术 | 第28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WebSocket协议及WebRTC技术研究与分析 | 第29-45页 |
3.1 WebSocket协议及连接传输机制 | 第29-36页 |
3.1.1 WebSocket协议及概述 | 第29页 |
3.1.2 WebSocket连接建立机制 | 第29-32页 |
3.1.3 WebSocket协议传输数据帧 | 第32-34页 |
3.1.4 WebSocket客户端JavaScriptAPI | 第34-36页 |
3.2 WebRTC网页视频通信技术 | 第36-42页 |
3.2.1 WebRTC技术介绍 | 第36-37页 |
3.2.2 WebRTC点对点工作机制 | 第37-39页 |
3.2.3 WebRTC技术工作原理 | 第39-42页 |
3.3 基于WebSocket协议及WebRTC实时通信方案 | 第42-43页 |
3.3.1 两种技术结合的工作原理 | 第42-43页 |
3.3.2 两种技术结合的可行性 | 第4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4章 Web实时网页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5-63页 |
4.1 实时通信系统需求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1.1 功能性需求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1.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| 第46页 |
4.2 基于两种新特性的实时网页通信的系统架构 | 第46-48页 |
4.3 服务器端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8-50页 |
4.3.1 Node.js服务器的构建 | 第48-49页 |
4.3.2 STUN服务器的构建 | 第49-50页 |
4.4 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0-61页 |
4.4.1 用户注册模块 | 第50-52页 |
4.4.2 用户登录模块 | 第52-53页 |
4.4.3 音视频媒体流通信模块 | 第53-57页 |
4.4.4 普通数据通信模块 | 第57-61页 |
4.5 用户信息数据库设计 | 第61-62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5章 系统功能及性能测试 | 第63-77页 |
5.1 系统功能目标 | 第63页 |
5.2 系统测试平台 | 第63-65页 |
5.2.1 测试环境 | 第63-64页 |
5.2.2 系统登录准备 | 第64-65页 |
5.3 系统功能测试 | 第65-71页 |
5.3.1 登录注册模块测试 | 第65-67页 |
5.3.2 音视频媒体流通信模块测试 | 第67-69页 |
5.3.3 普通数据通信模块测试 | 第69-71页 |
5.4 系统性能测试 | 第71-75页 |
5.4.1 普通数据通信性能测试 | 第71-73页 |
5.4.2 音视频媒体通信性能测试 | 第73-75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5-77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本论文总结 | 第77-78页 |
未来的工作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3-85页 |
致谢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