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公安工作论文--治安工作论文--户籍管理论文

构建我国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探索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第一章 导论第14-27页
    一、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的背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硏究的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二、研究概念界定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流动人口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流动人口管理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第17-18页
    三、人口流动管理制度及其相关理论研究现状第18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人口流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研究第22-25页
    四、研究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历史分析法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比较分析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26页
    五、本文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第26-27页
第二章 计划经济下的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第27-49页
    一、计划经济下人口流动管理制度演进第27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基于工业化、城市化视角下的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基于计划经济体制视角下的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基于经济建设中意识形态视角下的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第33-34页
    二、计划经济下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研究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人口自由放任型管理时期(1949-1956年)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人口流动管理混乱和严格控制时期(1957-1977年)第36-38页
    三、计划经济下人口流动管理制度供需状况分析第38-4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人口流动管理制度供给的因素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人口流动管理制度需求的因素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制度的SWOT分析-基于人口流动需求和供给角度第41-47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制度供需不均衡带来的影响第47-49页
第三章 转型市场经济下我国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第49-80页
    一、经济转型时期人口流动管理制度演进第49-5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基于工业化、城市化视角下的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基于市场经济体制视角下的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基于经济建设中意识形态视角下的人口流动管理第56-58页
    二、经济转型时期我国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探索和改革第58-7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人口流动管理相对放任型时期(1978-1991年)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人口流动防范管制型管理时期(1992-2002年)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人口流动融合型管理时期(2003-2012年)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全面建设人口流动市民化管理时期(2013-至今)第66-70页
    三、市场经济转型条件下人口流动管理制度供求分析第70-8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供给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需求第72-7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革的内在动力:市场化改革的影响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人口流动管理制度变革的外在动力:全球化时代下的制度竞争第78-80页
第四章 建国以来我国人口流动制度变迁的逻辑第80-92页
    一、人口流动管理制度变迁的整体思路第80-82页
    二、我国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分析框架第82-8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属性第82-8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时间和空间维度下的人口流动管理制度变迁第84-85页
    三、人口流动管理制度框架分析的现实应用第85-9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宏观层面人口流动管理制度变迁第86-8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中观层面的人口流动管理制度变迁第8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微观层面的人口流动管理制度变迁第89-92页
第五章 当前我国人口流动管理制度改革的成效与困境第92-107页
    一、当前我国对人口流动管理制度改革的成效第92-9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现行的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积极作用第92-9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人口流动管理制度取得积极成效第94页
    二、当前我国人口流动管理制度改革面临的困境第94-10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当前人口流动管理制度需求不平衡第95-9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当前人口流动管理制度供给不均衡第98-10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人口流动管理制度供给能力不足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对人口流动管理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第104-107页
第六章 国外人口流动管理制度对比及借鉴第107-123页
    一、日本对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认识与实践第107-11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日本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日本农业现代化对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影响第109-11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日本人口流动管理制度和中国的差别和思考第111-113页
    二、美国对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认识与实践第113-1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美国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第113-11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美国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特点第1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美国人口流动管理制度和中国的差别和思考第116-118页
    三、其他国家对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认识与实践第118-1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其他国家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其他国家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特点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其他国家人口流动管理制度和中国的差别和思考第121页
    四、小结第121-123页
第七章 人口流动管理制度改革的继承与开拓第123-134页
    一、人口流动管理制度改革思潮的建立第123-12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人口流动管理制度思潮兴起的原因第123-12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人口流动管理制度改革的内涵和价值第124-127页
    二、人口流动管理制度改革的逻辑第127-1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与工业化、城市化发展同步的逻辑第12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与市场经济发展同步的逻辑第128-1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与意识形态同步的逻辑第129-131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与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同步逻辑第131-132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与制度供需平衡发展同步的逻辑第132-134页
第八章 深化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改革路径和思考第134-151页
    一、顺应宏观制度环境改善的走向第134-1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顺应我国城乡一体化走向第13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顺应经济制度的走向第134-1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顺应我国意识形态走向第136页
    二、优化人口流动管理供需制度第136-14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完善人口流动管理需求制度第136-13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完善人口流动管理供给制度第137-1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加强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供需互动第138-142页
    三、建立“以人为本”的人口流动管理制度模式第142-14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完善人口流动管理法律、法规制度建设第143-14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发展规划——“以人为本”的社会管理制度第145-146页
    四、人口流动管理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和传统智慧的结合第146-14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注重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融合的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第14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注重渐进性变迁和激进性变迁相融合的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第14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注重增量改革的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第147-148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注重局部性“试验——推广”与整体性相统一的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第148页
    五、总结和未来展望第148-151页
致谢第151-153页
参考文献第153-162页

论文共1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生态体育旅游体验营销策略研究--以下司生态体育公园为例
下一篇: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