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道路工程论文--规划、勘测与设计论文--线路设计论文--交叉口及其设计论文

主线连续在高速公路枢纽互通立交中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我国高速公路及枢纽互通立交发展概况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主线连续枢纽互通立交的基本内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19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标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主要研究内容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0-22页
第二章 主线连续枢纽互通立交的分类及适应条件第22-44页
    2.1 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分类基本形式及适用情况第22-34页
    2.2 主线连续枢纽互通立交的布设原则第34-36页
    2.3 主线连续原则下的枢纽互通立交分类及适应条件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十字交叉式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纯象限内转弯式——仅象限内转弯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混合式——主线直行和象限内转弯组合第39-42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2-44页
第三章 关键指标选取及主线连续要素运用分析第44-52页
    3.1 象限内转弯主线的设计速度第44-46页
    3.2 平纵线形指标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平面线形指标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纵断面指标第46-47页
    3.3 横断面指标第47-48页
    3.4 车道连续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车道的连续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车道数的平衡第48-49页
    3.5 主线分、合流第49-51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四章 主线连续枢纽互通立交应用实例第52-74页
    4.1 新台高速枣庄东枢纽互通立交第52-59页
    4.2 京沪高速新泰枢纽互通立交第59-67页
    4.3 济南大东环高速曹范枢纽互通立交第67-72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72-74页
第五章 结论、创新点与建议第74-77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74-75页
    5.2 创新点第75页
    5.3 建议第75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0页
致谢第80-81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速列车会车对跨线桥的风致响应分析
下一篇:Q公司主减速器装配线平衡的改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