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英文缩写词 | 第15-17页 |
文献综述 | 第17-28页 |
引言 | 第28-29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9-41页 |
1.1 试验材料 | 第29-30页 |
1.2 主要仪器 | 第30页 |
1.3 PC12细胞的培养及处理 | 第30-31页 |
1.3.1 PC12细胞培养 | 第30页 |
1.3.2 PC12细胞冻存与复苏 | 第30-31页 |
1.4 DON母液配制及试验分组 | 第31页 |
1.5 PC12细胞形态学观察 | 第31页 |
1.6 AnnexinV-FITC/PI双染法分析PC12细胞凋亡率 | 第31页 |
1.7 AO染色观察自噬泡 | 第31-32页 |
1.8 MDC染色观察自噬溶酶体 | 第32页 |
1.9 GFP-LC3质粒转染 | 第32-34页 |
1.9.1 质粒转化 | 第32页 |
1.9.2 质粒重提 | 第32-33页 |
1.9.3 质粒转染 | 第33-34页 |
1.10 免疫荧光检测LC3聚点率 | 第34页 |
1.11 电镜观察自噬泡 | 第34页 |
1.12 RT-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 | 第34-37页 |
1.12.1 引物设计与合成 | 第34-35页 |
1.12.2 Trizol法提取RNA | 第35页 |
1.12.3 RNA逆转录成cDNA | 第35-36页 |
1.12.4 实时荧光定量PCR | 第36-37页 |
1.13 Western-blot分析蛋白表达水平 | 第37-39页 |
1.13.1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| 第37页 |
1.13.2 细胞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| 第37页 |
1.13.3 SDS-PAGE浓缩胶和分离胶配制 | 第37-38页 |
1.13.4 SDS-PAGE凝胶电泳 | 第38-39页 |
1.13.5 转膜 | 第39页 |
1.13.6 免疫印迹杂交(Western-blot) | 第39页 |
1.14 抑制剂和激活剂效果评价 | 第39-40页 |
1.15 凋亡与自噬的关系 | 第40页 |
1.16 数据处理 | 第40-41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41-53页 |
2.1 DON对PC12细胞形态的影响 | 第41页 |
2.2 DON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2.3 AO染色观察DON对酸性自噬泡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2.4 MDC染色观察DON对自噬溶酶体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2.5 GFP-LC3质粒转染 | 第44-45页 |
2.6 电镜观察自噬泡 | 第45-46页 |
2.7 免疫荧光检测LC3聚点率 | 第46-47页 |
2.8 DON对PC12细胞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2.9 DON对PC12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2.10 CQ和RAP对DON处理的PC12细胞LC3蛋白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2.11 自噬抑制调亡的作用 | 第51-53页 |
3 讨论 | 第53-57页 |
3.1 DON对PC12细胞形态的影响 | 第53页 |
3.2 细胞凋亡率 | 第53页 |
3.3 自噬的形态特征变化 | 第53-54页 |
3.4 自噬相关基因及蛋白 | 第54-56页 |
3.5 自噬与凋亡的关系 | 第56-57页 |
4 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8页 |
附录 | 第68-74页 |
扩增和溶解曲线 | 第68-7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