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8页 |
1.2 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现状 | 第8-12页 |
1.2.1 国内对于抗剪性能的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.2 国外对于抗剪性能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影响因素 | 第12-13页 |
1.3.1 剪跨比 | 第12页 |
1.3.2 混凝土强度 | 第12-13页 |
1.3.3 箍筋 | 第13页 |
1.3.4 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| 第13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2 空心板梁抗剪试验及模型的建立 | 第14-21页 |
2.1 试验简介 | 第14-18页 |
2.1.1 试验梁及现场简介 | 第14-15页 |
2.1.2 加载装置及加载方式 | 第15-16页 |
2.1.3 测点布置 | 第16-18页 |
2.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18-20页 |
2.2.1 几何模型的建立 | 第18页 |
2.2.2 材料和截面属性的定义 | 第18-19页 |
2.2.3 荷载类型及边界条件的定义 | 第19页 |
2.2.4 单元的划分 | 第19-20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3 抗剪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21-34页 |
3.1 试验梁受力性能分析 | 第21-28页 |
3.1.1 试验梁剪压区受力分析 | 第21-24页 |
3.1.2 试验梁箍筋受力分析 | 第24页 |
3.1.3 试验梁受拉钢筋受力分析 | 第24-25页 |
3.1.4 试验梁预应力钢筋受力分析 | 第25-26页 |
3.1.5 试验梁位移分析 | 第26-28页 |
3.2 试验结果 | 第28-29页 |
3.3 试验结果与各国规范计算结果对比 | 第29-33页 |
3.3.1 试验结果与我国《公桥规》计算结果对比 | 第29页 |
3.3.2 试验结果与我国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》计算结果对比 | 第29-30页 |
3.3.3 试验结果与我国《铁路桥涵设计规范》计算出的结果对比 | 第30页 |
3.3.4 试验结果与美国ACI规范计算结果对比 | 第30-31页 |
3.3.5 试验结果与德国规范计算出的结果对比 | 第31页 |
3.3.6 试验结果与英国规范计算出的结果对比 | 第31-32页 |
3.3.7 试验结果与欧洲规范计算出的结果对比 | 第32-3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4 抗剪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4-49页 |
4.1 剪跨比对抗剪性能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4.1.1 极限荷载分析 | 第35页 |
4.1.2 加载点位移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2 混凝土强度对抗剪性能的影响 | 第36-40页 |
4.2.1 剪压区主拉应力分析 | 第37页 |
4.2.2 极限荷载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2.3 加载点位移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2.4 混凝土强度对不同破坏形式梁体的影响程度 | 第39-40页 |
4.3 箍筋对抗剪性能的影响 | 第40-45页 |
4.3.1 配箍率对空心板抗剪性能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
4.3.2 箍筋强度对空心板抗剪性能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4.4 纵向钢筋配筋率对抗剪性能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4.4.1 剪压区主拉应力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4.2 极限荷载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4.3 加载点位移分析 | 第4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