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道路工程论文--道路养护与维修论文--路面的养护与维修论文

混凝土自修复技术及修复效果影响因素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绪论第8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自修复混凝土技术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自修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1.4 技术路线第14-15页
2 修复材料第15-25页
    2.1 修复材料性能要求第15页
    2.2 常用的修复材料第15-18页
    2.3 粘结强度试验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粘结强度试验方案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粘结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9-21页
    2.4 流动性试验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流动性试验方案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流动性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2.5 修复材料的选定第23-24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3 修复纤维几何参数及其掺量的确定第25-33页
    3.1 修复纤维的性能第25-27页
    3.2 修复纤维几何参数的确定第27-29页
    3.3 修复纤维最佳掺量的确定第29-3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4 修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第33-51页
    4.1 修复效果影响因素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初始裂缝宽度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玻璃纤维管放置方式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温度条件第35-36页
    4.2 修复效果评价指标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抗折强度回复率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修复速率第36-37页
    4.3 试验方案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试验概况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试件制作第37-38页
    4.4 初始裂缝大小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对抗折强度回复率的影响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对修复速率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4.5 玻璃纤维管放置方式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对折强度回复率的影响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对修复速率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4.6 温度条件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对抗折强度回复率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对修复速率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4.7 试验结果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49-51页
结论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足尺试验的先张法PC空心板梁抗弯加固分析
下一篇:既有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抗剪性能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