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结构原理、结构力学论文

既有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抗弯承载能力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绪论第8-1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1-12页
2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有限元模型修正第12-24页
    2.1 有限元模型修正概述第12-13页
    2.2 BP神经网络第13-16页
    2.3 RBF神经网络第16-19页
    2.4 试验梁有限元模型修正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试验背景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参数化建模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修正参数及样本选取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神经网络修正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试验验证第23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3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抗弯承载力试验分析第24-38页
    3.1 概述第24页
    3.2 试验梁工程概况第24-25页
    3.3 试验梁耐久性检测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耐久性检测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试验材料力学性能检验第27-28页
    3.4 试验梁加载方案及测点布置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加载装置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加载原则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测点布置第29-30页
    3.5 试验梁有限元建模第30-31页
    3.6 试验结果对比与分析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挠度结果对比与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应变结果对比与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开裂情况与破坏形态第35-36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36-38页
4 自振频率对抗弯刚度的影响分析第38-51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38页
    4.2 简支梁自振频率理论分析第38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基本假定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一般简支梁自振频率理论计算公式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体外预应力简支梁自振频率理论计算公式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直线不等长预应力筋简支梁自振频率计算公式第41-45页
    4.3 模态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模态试验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有限元模拟第46-47页
    4.4 数据对比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理论公式与有限元模型验证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跨中位移计算第48-49页
    4.5 自振频率影响因素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预加应力对自振频率的影响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偏心距对自振频率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结论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既有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抗剪性能分析
下一篇:简支梁桥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受力性能试验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