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瘦身”后的检察权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10-14页 |
一、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三、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检察权“瘦身”的含义 | 第14-23页 |
第一节 检察权“瘦身”的背景 | 第14-17页 |
一、党的十八大以来铺设的法治基础 | 第14-15页 |
二、十九大启动的法治征程 | 第15-16页 |
三、新时代国家监察制度改革引发的变化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检察权“瘦身”后相关性问题 | 第17-23页 |
一、原检察体系中反贪、反渎侦查权的转隶 | 第17-18页 |
二、检察机关机构设置变化 | 第18-19页 |
三、检察机关人员编制变化 | 第19-23页 |
第二章 检察权“瘦身”后的变化 | 第23-34页 |
第一节 “瘦身”后检察权的微调 | 第23-27页 |
一、检察权法律监督属性的强化 | 第23-26页 |
二、检察权法律监督属性的拓展 | 第26-27页 |
第二节 “瘦身”后对检察权运行的影响 | 第27-34页 |
一、检察改革既定方案的重新规划 | 第27-28页 |
二、审查起诉程序 | 第28-31页 |
三、案件管辖协调 | 第31-32页 |
四、证据及强制措施标准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检察权“瘦身”后的职能分析 | 第34-42页 |
第一节 审查与监督、追诉 | 第34-36页 |
一、审查与监督、追诉三者的关系 | 第34-35页 |
二、审查的职能优化 | 第35-36页 |
第二节 检察权属性归真 | 第36-38页 |
第三节 公益诉讼的拓展 | 第38-42页 |
第四章 深化检察权改革强化法律监督 | 第42-50页 |
第一节 公诉权的完善 | 第42-43页 |
第二节 诉讼监督职能的完善 | 第43-50页 |
一、人身、财产强制措施诉讼监督的程序 | 第43-46页 |
二、调整民事审判监督重心 | 第46-47页 |
三、基层派驻检察室 | 第47-48页 |
四、强化与监察委员会人员监督联动协调 | 第48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附录 | 第54-55页 |
后记 | 第55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