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侦诉关系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前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侦诉关系概述 | 第11-24页 |
第一节 侦诉关系的本质 | 第11-15页 |
一、侦诉关系的含义 | 第11-12页 |
二、侦诉关系的性质 | 第12页 |
三、侦诉关系的特点 | 第12-15页 |
第二节 侦诉关系的模式比较 | 第15-19页 |
一、侦诉合一模式 | 第15-16页 |
二、侦诉分离模式 | 第16-17页 |
三、混合模式 | 第17-19页 |
第三节 不同侦诉关系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借鉴意义 | 第19-24页 |
一、形成不同侦诉关系模式的原因 | 第19-21页 |
二、对我国改革侦诉关系的借鉴意义 | 第21-24页 |
第二章 以审判为中心导向下的侦诉关系 | 第24-35页 |
第一节 以审判为中心的制度内涵 | 第24-27页 |
一、审判中心下侦查、公诉的地位 | 第24-25页 |
二、庭审实质化与侦诉关系 | 第25-26页 |
三、审判中心下的侦诉审结构 | 第26-27页 |
第二节 以审判为中心对侦诉关系的实质要求 | 第27-30页 |
一、审前程序规范化 | 第27-28页 |
二、证据严格化 | 第28-29页 |
三、庭审实质化 | 第29-30页 |
第三节 以审判为中心对侦诉机关工作的影响 | 第30-33页 |
一、对侦查机关侦查活动的影响 | 第30-32页 |
二、对公诉机关审查起诉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第四节 以审判为中心对侦诉关系的整合作用 | 第33-35页 |
一、侦诉加强协作 | 第33-34页 |
二、检察监督侦查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侦诉关系机制性失衡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| 第35-39页 |
第一节 相互配合的问题分析 | 第35-37页 |
一、卷宗为中心主义习惯 | 第35页 |
二、直接言辞原则缺位 | 第35-36页 |
三、无罪判决比率过低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相互制约问题分析 | 第37-39页 |
一、侦查权力过大,检察制约不足 | 第37-38页 |
二、侦查过程缺乏公诉的意识和结案标准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改革我国侦诉关系的制度设想 | 第39-46页 |
第一节 完善证据收集制度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检察引导侦查取证 | 第40-42页 |
第三节 建立双重司法审查制度 | 第42-43页 |
第四节 完善程序分流机制 | 第43-44页 |
第五节 建立“双份卷宗”移送制度 | 第44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