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供给侧改革视角下PPP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问题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5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文献综述第18-23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23-25页
第2章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PPP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理论分析第25-35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PPP的内涵和特征第26-27页
    2.2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PPP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理论基础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有效供给理论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公共产品理论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公用事业民营化理论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多中心治理理论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委托—代理理论第31-32页
    2.3 PPP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必要性分析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它是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、社会间职能关系的客观要求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它是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服务的本质要求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它是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具体要求第34-35页
第3章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PPP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现状分析第35-49页
    3.1 池州市污水处理及市政排水设施购买服务案例介绍第35-37页
    3.2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池州PPP项目的实践价值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不断强化供给侧改革力度以创新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力促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以确立公平的市场进出机制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拓宽公共产品供给的融资渠道以形成投融资机制第39-40页
    3.3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池州PPP项目的不足分析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PPP管理机构尚未建立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公众参与程度较低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监督机制不健全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PPP治理体制不完善第43-44页
    3.4 池州PPP项目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供给端发力不充足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PPP项目运行机制不健全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法律法规阙如第47-49页
第4章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国外PPP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经验借鉴第49-55页
    4.1 国外PPP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概况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美国模式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英国模式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法国模式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加拿大模式第52页
    4.2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国外PPP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启示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立法先行是原则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促进竞争是核心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公众参与是关键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完善监管是保障第54-55页
第5章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完善PPP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政策建议第55-61页
    5.1 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以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第55-56页
    5.2 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促进公平竞争第56-57页
    5.3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设置专门的PPP管理机构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合理定位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第57-58页
    5.4 创新PPP项目管理运行机制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构建有效的动态激励机制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完善监督机制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完善绩效评价机制第59-60页
    5.5 保障公民权益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第60-61页
结论第61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6页
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-67页
致谢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鄂尔多斯市基层合作治理研究--以康巴什新区“三社联动”为例
下一篇: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流程优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