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药学论文--药剂学论文--制剂学论文

介孔炭球的合成、机制研究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前言第10-24页
    1.1 介孔炭材料概述第10页
    1.2 介孔炭的发展第10-11页
    1.3 介孔炭材料的合成及机理探讨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硬模板法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软膜板第11-14页
    1.4 介孔炭材料的控制合成第14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形貌控制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孔径控制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粒径和分散性控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引入杂原子第20-21页
    1.5 介孔炭的应用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生物医药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染料吸附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电化学第22页
    1.6 论文选题与研究内容第22-24页
第二章 酸程序性控制合成双介孔炭球第24-47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4-25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剂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合成DMCN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非诺贝特的装载以及其释放过程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表征第27-28页
    2.3 结果和讨论第28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介孔炭纳米球的反应程度观察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盐酸对介孔炭纳米球粒径以及聚集度考察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增强介孔炭纳米球的分散性研究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盐酸浓度与粒径的关系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双介孔炭纳米球的孔径以及热重研究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氮气吸附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双介孔炭纳米球的形成机理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双介孔炭纳米球在药物释放方面的应用第44-46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46-47页
第三章 N掺杂大介孔炭球的控制成长及其作为胰岛素载体的应用第47-81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7-49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试剂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合成大孔NMCNs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合成中空氮掺杂介孔炭(HNMCS)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(MSNs)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NMCNs的细胞毒性测试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细胞吸附检测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直接口服NMCNs/胰岛素的降血糖效果研究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表征第52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52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表面粗糙度的调节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粒径大小的调节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初始反应温度对孔径的影响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氮气吸附研究第63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合成中空氮掺杂介孔炭球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氮掺杂介孔炭的成分分析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氮掺杂介孔炭和中空氮掺杂介孔炭的形成机理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细胞毒性和细胞吸附能力研究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氮掺杂介孔炭/胰岛素给药系统的降血糖效果第78-80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80-81页
第四章 全文总结第81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91页
缩略词第91-92页
致谢第92-93页
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第93页

论文共9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青藤碱长循环纳米粒的制备与组织分布研究
下一篇:JAK3选择性抑制剂的3D-QSAR、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