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9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互感器的发展及应用 | 第10-11页 |
1.2.1 互感器发展过程 | 第10页 |
1.2.2 互感器应用 | 第10-11页 |
1.3 互感器常见缺陷及特征 | 第11-14页 |
1.3.1 互感器常见缺陷 | 第11页 |
1.3.2 故障特征 | 第11-14页 |
1.4 互感器缺陷判断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4.1 油色谱气体分析技术 | 第14-15页 |
1.4.2 红外测温技术 | 第15-16页 |
1.4.3 局部放电测量 | 第16页 |
1.4.4 人工智能在设备缺陷判断用的应用 | 第16-17页 |
1.5 互感器缺陷判断技术的应用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6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互感器缺陷 | 第19-25页 |
2.1 电流互感器缺陷 | 第19-22页 |
2.1.1 电流互感器运行时的常见缺陷 | 第19页 |
2.1.2 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及处理 | 第19-20页 |
2.1.3 设备缺陷的原因 | 第20-21页 |
2.1.4 电流互感器判断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2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缺陷 | 第22-23页 |
2.2.1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诊断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3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缺陷 | 第23-24页 |
2.3.1 故障原因 | 第23-24页 |
2.3.2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判断方法 | 第2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互感器故障测试技术 | 第25-33页 |
3.1 停电试验 | 第25-30页 |
3.1.1 停电例行试验 | 第25-28页 |
3.1.2 停电诊断性试验 | 第28-30页 |
3.2 带电检测及在线监测 | 第30-32页 |
3.2.1 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及相对电容量比值测试 | 第30-31页 |
3.2.2 红外热像检测 | 第31页 |
3.2.3 绝缘油例行试验 | 第31-32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互感器缺陷判断技术 | 第33-40页 |
4.1 互感器缺陷诊断技术 | 第33-39页 |
4.1.1 试验分析判断 | 第33-34页 |
4.1.2 例行试验、诊断试验与带电检测及在线监测综合判断 | 第34-38页 |
4.1.3 设备解体诊断 | 第38-39页 |
4.1.4 综合诊断分析技术 | 第39页 |
4.1.5 综合诊断分析技术的应用 | 第39页 |
4.2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