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选题依据 | 第9-11页 |
1.1.1 选题缘起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1.3 创新之处 | 第10-11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2 国外研究述评 | 第14-15页 |
1.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3.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5-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托尔纳多雷的成长环境和创作背景 | 第17-23页 |
2.1 托尔纳多雷其人其作 | 第17-19页 |
2.1.1 托尔纳多雷的积累和成长 | 第17-18页 |
2.1.2 托尔纳多雷电影创作经历 | 第18-19页 |
2.2 托尔纳多雷创作背景概述 | 第19-23页 |
2.2.1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 | 第19-21页 |
2.2.2 费德里科·费里尼的影响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托尔纳多雷电影创作中的风格形成与坚守 | 第23-38页 |
3.1 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继承 | 第23-27页 |
3.1.1 体验生活的“成长”母题 | 第23-25页 |
3.1.2 关注小人物的平民情结 | 第25-26页 |
3.1.3 表达现实苦难的悲剧意识 | 第26-27页 |
3.2 对“托式”视听语言的把握 | 第27-38页 |
3.2.1 纪实诗化的影像画面 | 第27-31页 |
3.2.2 真实写意的声音造型 | 第31-34页 |
3.2.3 设计精巧的符号元素 | 第34-38页 |
第四章 托尔纳多雷电影创作中的顺势而变 | 第38-52页 |
4.1 人文关怀主题的转变 | 第38-43页 |
4.1.1 从故乡到世界:“西西里”情结的终结 | 第38-39页 |
4.1.2 由宏大到微观:爱情世界的解构 | 第39-41页 |
4.1.3 由个体生命向国家情怀:国家政治的历史再现 | 第41-43页 |
4.2 从“反戏剧”到“戏剧化”叙事的转变 | 第43-47页 |
4.2.1 多元复杂的人物形象塑造 | 第43-44页 |
4.2.2 夸张离奇的情节安排 | 第44-46页 |
4.2.3 设问式悬念的线索设置 | 第46-47页 |
4.3 商业化呈现的转变 | 第47-52页 |
4.3.1 英语对白与方言俚语的使用 | 第47-49页 |
4.3.2 类型化电影意识的借鉴与运用 | 第49-52页 |
第五章 托尔纳多雷电影创作转变的原因与得失 | 第52-61页 |
5.1 托尔纳多雷电影创作转变的原因探析 | 第52-57页 |
5.1.1 客观原因:全球化浪潮下多元文化的冲击 | 第52-55页 |
5.1.2 主观原因:导演个人创作倾向的转变 | 第55-57页 |
5.2 托尔纳多雷电影创作转变的得失 | 第57-61页 |
5.2.1 托尔纳多雷电影创作转变的“得” | 第57-59页 |
5.2.2 托尔纳多雷电影创作转变的“失” | 第59-61页 |
结语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附录 | 第67-7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3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