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9-21页 |
1.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、水平及发展趋势 | 第10-19页 |
1.2.1 铬的用途和性质 | 第10-11页 |
1.2.2 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2.3 铬同位素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应用 | 第12-16页 |
1.2.4 样品的化学分离纯化 | 第16-17页 |
1.2.5 上机测试及质量矫正 | 第17-19页 |
1.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| 第19页 |
1.4 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样品采集 | 第21-24页 |
2.1 研究区地理概况 | 第21-22页 |
2.2 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| 第22页 |
2.3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| 第22-24页 |
2.3.1 样品采集 | 第22-23页 |
2.3.2 样品预处理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样品分析测试 | 第24-31页 |
3.1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24页 |
3.2 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的测定 | 第24-26页 |
3.2.1 实验前期准备 | 第24-25页 |
3.2.2 改进BCR法提取过程 | 第25-26页 |
3.3 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 | 第26-27页 |
3.3.1 实验前期准备 | 第26页 |
3.3.2 土壤消解 | 第26-27页 |
3.4 土壤铬同位素测定 | 第27-30页 |
3.4.1 样品处理过程 | 第27页 |
3.4.2 样品全量 | 第27页 |
3.4.3 样品消解 | 第27-28页 |
3.4.4 铬同位素的化学分离纯化 | 第28-30页 |
3.5 实验质量的控制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土壤重金属含量及赋存形态分布特征 | 第31-46页 |
4.1 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| 第31-37页 |
4.2 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分布特征 | 第37-42页 |
4.3 土壤矿物及形貌特征 | 第42-44页 |
4.4 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5章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| 第46-56页 |
5.1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法 | 第46-49页 |
5.2 地累积污染指数评价法 | 第49-51页 |
5.3 单因子指数法-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 | 第51-53页 |
5.4 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法(RSP) | 第53-55页 |
5.5 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6章 土壤铬同位素示踪 | 第56-64页 |
6.1 研究区土壤铬含量特征 | 第56页 |
6.2 铬同位素组成及污染源示踪 | 第56-62页 |
6.2.1 研究区表层土壤铬同位素特征及污染源示踪 | 第58-61页 |
6.2.2 研究区土壤剖面铬同位素组成特征 | 第61-62页 |
6.3 小结 | 第62-64页 |
结论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