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5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6-24页 |
1 背景介绍 | 第16-17页 |
2 研究进展 | 第17-21页 |
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-24页 |
第二章 克氏梭菌发酵产中链脂肪酸的研究 | 第24-34页 |
1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4-27页 |
1.1 主要材料和试剂 | 第24-25页 |
1.2 主要仪器 | 第25页 |
1.3 菌株 | 第25页 |
1.4 培养基 | 第25页 |
1.5 GC-MS鉴定脂肪酸产物 | 第25-26页 |
1.6 HPLC检测脂肪酸产物的产量 | 第26-27页 |
2 结果与讨论 | 第27-33页 |
2.1 克氏梭菌发酵产生脂肪酸的GC-MS鉴定 | 第27-30页 |
2.2 克氏梭菌发酵产生脂肪酸的HPLC测定 | 第30-33页 |
3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克氏梭菌中氧化还原感应转录阻遏蛋白Rex的研究 | 第34-50页 |
1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34-41页 |
1.1 主要材料和试剂 | 第34-35页 |
1.2 主要仪器 | 第35页 |
1.3 菌株和质粒 | 第35页 |
1.4 培养基及缓冲液 | 第35-36页 |
1.5 调控蛋白Rex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36页 |
1.6 调控蛋白Rex的异源表达和纯化 | 第36-38页 |
1.7 凝胶阻滞实验(EMSA) | 第38-40页 |
1.8 等温滴定量热实验(ITC) | 第40-41页 |
2 结果和讨论 | 第41-49页 |
2.1 调控蛋白Rex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41-44页 |
2.2 Rex蛋白表达菌株的构建 | 第44页 |
2.3 Rex蛋白纯化 | 第44-45页 |
2.4 凝胶阻滞实验(EMSA)检验Rex和核酸的相互作用 | 第45-47页 |
2.5 等温滴定量热实验(ITC)测定结合常数 | 第47-49页 |
3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四章 克氏梭菌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底物的转录组分析 | 第50-62页 |
1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50-53页 |
1.1 主要材料和试剂 | 第50-51页 |
1.2 主要仪器 | 第51页 |
1.3 菌株 | 第51页 |
1.4 培养基 | 第51页 |
1.5 生长曲线测定 | 第51页 |
1.6 克氏梭菌不同生长时期和底物下转录组测序 | 第51-52页 |
1.7 克氏梭菌胞内NAD~+/NADH测定 | 第52-53页 |
2 结果与讨论 | 第53-61页 |
2.1 克氏梭菌生长曲线测定 | 第53-54页 |
2.2 克氏梭菌的转录差异分析 | 第54-59页 |
2.3 克氏梭菌胞内NAD~+/NADH的测量 | 第59页 |
2.4 转录组分析受Rex调控的基因 | 第59-61页 |
3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五章 克氏梭菌产中链脂肪酸关键酶的研究 | 第62-80页 |
1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62-70页 |
1.1 主要材料和试剂 | 第62-63页 |
1.2 主要仪器 | 第63-64页 |
1.3 菌株和质粒 | 第64页 |
1.4 培养基及缓冲液 | 第64页 |
1.5 3-羟基丁酰-CoA脱氢酶Hbd1和Hbd2的异源表达和纯化 | 第64-66页 |
1.6 Hbd1和Hbd2酶学性质测定 | 第66-67页 |
1.7 铁氧化还原蛋白的高效异源表达和纯化 | 第67-69页 |
1.8 不同生长时期和底物克氏梭菌粗酶液关键酶酶活测定 | 第69-70页 |
2 结果与讨论 | 第70-79页 |
2.1 Hbd1和Hbd2异源表达菌株的构建 | 第70-71页 |
2.2 Hbd1和Hbd2的纯化 | 第71-72页 |
2.3 Hbd1和Hbd2酶学性质测定 | 第72-74页 |
2.4 铁氧还蛋白表达菌株的构建 | 第74-75页 |
2.5 铁氧还蛋白的纯化 | 第75-76页 |
2.6 铁氧还蛋白的高效表达 | 第76-78页 |
2.7 克氏梭菌粗酶液中关键酶酶活测定 | 第78-79页 |
3 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六章 克氏梭菌产醇的初步研究 | 第80-102页 |
1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80-87页 |
1.1 主要材料和试剂 | 第80-81页 |
1.2 主要仪器 | 第81页 |
1.3 菌株和质粒 | 第81页 |
1.4 培养基及缓冲液 | 第81-82页 |
1.5 克氏梭菌乙酸底物发酵产物的GC-MS分析 | 第82-83页 |
1.6 产丁醇途径中关键酶的异源表达和性质检验 | 第83-87页 |
2 结果与讨论 | 第87-101页 |
2.1 克氏梭菌乙酸底物发酵产物的GC-MS分析鉴定 | 第87-89页 |
2.2 发酵产物的GC定量检测 | 第89-92页 |
2.3 克氏梭菌产丁醇途径的假设 | 第92-93页 |
2.4 双功能酶Aad的功能验证 | 第93-96页 |
2.5 丁醇脱氢酶Bdh2的功能验证 | 第96-98页 |
2.6 醛脱氢酶Ald1的功能验证 | 第98-101页 |
3 本章小结 | 第101-102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102-10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4-110页 |
致谢 | 第110-111页 |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| 第111-112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11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