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运行工况的纯电动城市客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优化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国内外行驶工况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3 国内外动力系统参数匹配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西安城市客车瞬态工况构建 | 第17-32页 |
2.1 试验线路筛选 | 第17-18页 |
2.2 数据采集 | 第18-20页 |
2.2.1 采集设备及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2.2 采样频率和数据量确定 | 第19-20页 |
2.3 数据预处理 | 第20-22页 |
2.3.1 长行程截取 | 第20-21页 |
2.3.2 异常数据处理 | 第21-22页 |
2.4 瞬态工况构建 | 第22-29页 |
2.4.1 数据库构建 | 第23页 |
2.4.2 短行程划分及特征值定义 | 第23-26页 |
2.4.3 主成分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4.4 聚类分析 | 第27页 |
2.4.5 瞬态工况合成 | 第27-29页 |
2.5 瞬态工况验证 | 第29-31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西安城市客车模态工况构建 | 第32-46页 |
3.1 瞬态转模态构建方法 | 第32-35页 |
3.1.1 瞬态转模态构建思路 | 第32-33页 |
3.1.2 小波去噪处理 | 第33页 |
3.1.3 规范化处理 | 第33-35页 |
3.2 多目标优化构建方法 | 第35-42页 |
3.2.1 优化模型建立 | 第35-39页 |
3.2.2 优化模型求解 | 第39-41页 |
3.2.3 西安城市客车模态工况构建 | 第41-42页 |
3.3 模态工况构建方法对比分析 | 第42-44页 |
3.3.1 误差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3.2 典型模态工况对比 | 第43-44页 |
3.3.3 模态工况构建方法分析 | 第4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基于工况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 | 第46-64页 |
4.1 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基本结构 | 第46-47页 |
4.2 整车基本参数和设计要求 | 第47-48页 |
4.3 驱动电机选型和参数匹配 | 第48-55页 |
4.3.1 电机选型 | 第48页 |
4.3.2 驱动电机功率选择 | 第48-53页 |
4.3.3 驱动电机转速选择 | 第53-54页 |
4.3.4 驱动电机转矩选择 | 第54-55页 |
4.3.5 驱动电机额定电压选择 | 第55页 |
4.4 电池参数匹配设计 | 第55-60页 |
4.4.1 单体电池数目选择 | 第55-57页 |
4.4.2 动力电池组容量选择 | 第57-60页 |
4.5 传动系统参数设计 | 第60-63页 |
4.5.1 单电机直驱结构传动系选择 | 第60-61页 |
4.5.2 单电机变速器结构传动系选择 | 第61-62页 |
4.5.3 换挡控制策略选择 | 第62-63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五章 动力传动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| 第64-72页 |
5.1 西安城市客车瞬态循环工况分析 | 第64页 |
5.2 建立优化数学模型 | 第64-69页 |
5.2.1 优化变量 | 第64-65页 |
5.2.2 优化目标函数数学模型 | 第65-68页 |
5.2.3 约束条件建立 | 第68-69页 |
5.2.4 优化算法选择 | 第69页 |
5.3 理论优化结果分析 | 第69-7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六章 动力系统建模及仿真分析 | 第72-84页 |
6.1 仿真软件简介 | 第72页 |
6.2 仿真模型搭建 | 第72-74页 |
6.3 仿真任务设置 | 第74-75页 |
6.4 整车性能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| 第75-83页 |
6.4.1 单电机直驱结构仿真结果分析 | 第75-79页 |
6.4.2 单电机变速箱结构仿真结果分析 | 第79-82页 |
6.4.3 两种结构形式对比分析 | 第82-83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84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1页 |
附录 | 第91-9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94-95页 |
致谢 | 第95页 |